当前位置:临床药学(医学高级)题库>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A型题] 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氮和热量之比应为()

A . 1:(50~80)kcal
B . 1:(100~120)kcal
C . 1:(150~200)kcal
D . 1:(210~240)kcal
E . 1:250kcal以上

以下氟碳化合物为基础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缺点不包括()。 使用时需要高纯度氧。 需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清除。 使用前要乳化。 生理性氧分压范围较窄。 可以运送水溶性的代谢产物。 某印染厂工人,男性,45岁,工龄约10年。某日下班后突感到头痛、头晕、口唇及指端发绀,送急诊室就诊该工人接触的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应是()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口腔黏膜。 眼结膜。 治疗血播性结核病时,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除下列哪项外均正确() 促进病变吸收。 缩短疗程。 减轻中毒症状。 增进食欲。 避免病灶播散。 女性,42岁,上腹部胀闷不适3年,伴反酸、嗳气,厌油和右肩不适反复发作,曾有一次胆绞痛史。体检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有深压痛,B型超声检查示胆囊缩小。其诊断最可能是() 胃、十二指肠溃疡。 右肾、输尿管结石。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慢性阑尾炎。 某印染厂工人,男性,45岁,工龄约10年。某日下班后突感到头痛、头晕、口唇及指端发绀,送急诊室就诊该名工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二氯乙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苯胺中毒。 二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中毒。 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氮和热量之比应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每日人体所需的能量由食物供给。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于是体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供给,每日约耗损75g蛋白质。在禁食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能够明显地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节约蛋白质。此外补给葡萄糖还能防止脂肪分解产生酮症。长期的肠外营养及高渗性营养液应采用中性静脉插管,24小时连续滴注。每日营养液要求:供氮0.14~0.16g/kg,热量96~134kJ/kg(24~32kcal/kg),氮(g)和热量之比为1:628~837kJ(1:150~200kcal),适量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钾氮比为5mmol:lg,全胃肠外营养液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一般应为1:2。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