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背景:
背景:
● 参考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对平均运距计算的掌握。本案例中合同段中心桩号为K26+650,拌合站按合同段中心桩号计算,出口桩号为K25+200,故平均运距为26.65-25.2+0.3=1.75(km)=1750(m)。
本案例第2问考查施工平面的布置及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的基本组成。合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在保证施工顺利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物,少占农田,因地制宜,以降低工程成本;场区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应以生产流程为依据,并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场内运输形式的选择及线路的布设,应力求材料直达工地,尽量减少二次倒运和缩短运距;一切设施和布局,必须满足施工进度、方法、工艺流程、机械设备及科学组织生产的需要。本案例中施工平面布置较为合理,从图中可以看出A区有机修间和油库,故必是机械库,临近B区是拌和站,故B区为材料库。水泥混凝土拌和站的基本组成为:物料贮存系统、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搅拌主机、电气控制系统、物料称重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施。本案例第3问考查混凝土路面纵向施工缝拉杆的插入。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采用假缝拉杆型纵缝,即锯切纵向缩缝,纵缝位置应按车道宽度设置,并在摊铺过程中用专用的拉杆插入装置插入拉杆。
本案例第4问考查如何处理拉杆的松脱或漏插问题。插入的侧向拉杆应牢固,不得松动、碰撞或拔出。若发现拉杆松脱或漏插,应在横向相邻路面摊铺前,钻孔重新植入。当发现拉杆可能被拔出时,宜进行拉杆拔出力(握裹力)检验。
本案例第5问考查施工机械的配置原则。施工机械的选择要遵循适用性、先进性、通用性和专用性的原则。结合本案例的具体工程条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选用的施工机械为:间歇式拌合楼、装运机械、挖掘机、切缝机、洒水车、吊车、布料机、滑模摊铺机、整平梁、拉毛养护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