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17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28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38
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50
一、辨析题
1.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取得了很大成功,是教育史上一个不小的进步。
【答案】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耶稣会教育作为天主教改革的成果,有其独特之处,它给天主教的教育带来进步,但是它是逆历史潮流的。
(1)积极影响
①耶稣会是宗教改革的产物,其创始人罗耀拉常重视教育,并把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耶稣会教育的特点就是用人文主义精神来改革学校和教学。
②耶稣会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视初等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耶稣会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依据中、高等的区别很不相同:中等教育以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文法、古典文学等人文学科为主; 高等教育则主要是哲学和神学。
③耶稣会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组织管理模式,高水平的师资也是耶稣会学校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耶稣会十分重视师资的培养和训练,其教师均受过宗教、知识及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训练。
④耶稣会的教学方法也富有成效,采用了寄宿制和全日制。学生依成绩分班,采取班级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讲授、阅读、写作、背诵、辩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学校提倡温和纪律、爱的管理,强调师生间的亲密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2)消极影响
不管它的制度、方法多么完善,组织管理多么周密,师资水平多么高,这些都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
2. 19世纪,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属于单轨制。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19世纪,英国教育一直具有明显的双轨性质。原因如下:
①近代英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学园、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a. 慈善学校主要是初等教育,是教会等社会团体为贫困人民解决基本教育问题的方法;
b. 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学校,属于中等教育性质; 公学则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
c. 学园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
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
d. 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则都是非正式学校,是为解决童工和社会人群的教育问题而设置的简单学校。
②从以上教育形式我们可以分析出:
a.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属于宗教和慈善事业。“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劳动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浅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学的,这是英国教育中的一轨。
b. 文法中学和公学等学校都是为贵族子弟设立,作为中等教育及其预备学校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这是另一轨。
c. 直到19世纪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学、大学以及师范教育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而陆续发展起来。直至20世纪初,就读于现代中学和一般职业技术学校的英国平民子弟还是难以升学,而贵族子弟依旧经过家庭教育或预备学校升入公学和文法学校,为将来升入大学做准备。
(2)综上所述,19世纪英国的教育一直具有双轨性质。
3. 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答案】错误。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理)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下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
,即《诗》,作为教学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书》、《礼》、《易》、《乐》、《春秋》
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更为深刻。《六经》完全成书,并
被立于学官,是在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的演进,诊解的不同,《六经》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封建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4.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理由如下:
(1)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十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2)题中的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5. 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答案】错误。
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
,实际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同时期的文法学校。名为“公学”
科的性质。这种学校全靠私人捐助,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政府资助和干涉,是典型的贵族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6. 德育论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凯洛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主编的教育著作有((教育学》。
(1)教学论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主要讨论了很多问题:①教学过程问题; ②教养和教学的内容; ③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④教学方法; ⑤对学生知识的检查和评定等问题。
(2)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凯洛夫提出了五条指导教学工作的原则:①直观性原则; ②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 ③巩固性原则; ④系统性与连贯性原则; ⑤通俗性与可接受性原则。凯洛夫提出的五项教学原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习教材,牢固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与技巧,以便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总结
凯洛夫的《教育学》建构了较完整的“教学论”体系,代表了苏联教育理论建设的一个阶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