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童保健(医学高级)题库>儿童常见疾病防治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10个月小儿,系双胎34周早产儿之一,有四肢抖动,近1个月面色苍白,烦躁易怒,少哭不笑,原会坐,现坐不稳,无发热。病因应首先考虑()

A . A.维生素D缺乏
B . 维生素C缺乏
C . 维生素B缺乏
D . 体内缺铁
E . 叶酸缺乏

女,5岁。发现皮肤出血点2天来院。病前10天有呼吸道感染史,平素体建。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可见散在淤点,无鼻出血及齿龈出血,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Hb105/L,RBC3.60×10/L,WBC4.0×10/L,N50%,L45%,PLT50×10/L。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考虑为“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 A.外周血常规+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 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 病史+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 临床表现+外周血常规+出、凝血试验。 外周血常规+出、凝血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查。 女,5岁。发现皮肤出血点2天来院。病前10天有呼吸道感染史,平素体建。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可见散在淤点,无鼻出血及齿龈出血,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Hb105/L,RBC3.60×10/L,WBC4.0×10/L,N50%,L45%,PLT50×10/L。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和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考虑为“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可出现下列实验室检查表现,除了() A.血块收缩不良。 脾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束臂试验阳性。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有一年轻男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了黄疸性肝炎以后,很恐惧,怕女朋友离开他,怕同车间的伙伴疏远他,所以十分恳切地请求医师替他保密。医师看他很值得同情,就决定替他保守这个秘密,但要求他抓紧治疗,不要耽误了病情。医师的这种做法() A.基本是对的。 B.全部是对的。 C.是错误的。 D.应该得到表扬,因为他很好地处理了矛盾。 E.以上答案均不对。 晚上7时,刘医生值班。一农妇怀抱6岁小孩急匆匆来到急诊室,请求医生救她儿子的命。她边哭边说,小男孩4点左右从6米多高的地方摔下来,她赶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这里。经刘医生检查,颅骨骨折,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口鼻出血,小便失禁,孩子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刘医生立即开出CT检查单,一旦结果出来,就可行开颅术。但孩子的母亲没钱,CT无法做,手术不能进行。刘医生只好一边催其母亲去筹钱,一边给小孩采取一些抢救措施,他只能做到这些。可直到天亮,孩子的母亲也未把钱筹来。早7点36分,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再也无法抗拒死神的召唤,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根据此病例医护人员违反哪条医德原则() A.防病治病。 救死扶伤。 实行人道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公正原则。 3岁患儿,自幼反复呼吸道感染,剧烈活动后伴气促,发绀不明显,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第4肋间有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尖区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P2亢进,股动脉枪击音,血压11/6kPA(90/40mmHg),胸片示左心房,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应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10个月小儿,系双胎34周早产儿之一,有四肢抖动,近1个月面色苍白,烦躁易怒,少哭不笑,原会坐,现坐不稳,无发热。病因应首先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