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住院医师题库>症状与体征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感染性疾病肝、脾增大的主要原因为()

A . 病原体在肝脏和脾脏繁殖
B .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C . 肝脏细胞和脾脏细胞的肿胀
D . 肝脏和脾脏的充血
E . 病原体代谢产物沉积致肝脾肿大

B超诊断卵巢肿瘤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约为() >90%。 >80%。 >70%。 >60%。 >50%。 男性患者20岁,半年前曾患左股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局部有窦道形成,常有少许稀黄色脓汁流出,近四日窦道口闭合,但出现高热,局部压痛明显,并有红肿,X线片示有死骨存留,而且包壳形成充分,应立即()。 瘘道切除,一期缝合。 骨钻孔手术。 死骨摘除,植骨术。 切开引流。 瘘道搔刮术。 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下列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通常动物进行灌注固定时,先用下面哪种混合固定液进行灌注,取材后再浸泡在固定液中() 4%多聚甲醛-0.1mol/r,磷酸缓冲液(pH7.3)。 PFG液。 中性甲醛液。 4%多聚甲醛-磷酸二钠/氢氧化钠液。 乙醚-乙醇液。 男,68岁。进行性排尿困难5年,因尿潴留留置导尿3次,1年前测残余尿量100ml。查体:下腹膨隆,浊音界在脐下2指,右侧腹股沟区有一包块,肿块突入阴囊,可以还纳。患者的第一诊断是() A.腹股沟疝。 尿道狭窄。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感染性疾病肝、脾增大的主要原因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