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23思想政治教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借贷资本

【答案】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产业资本外,还存在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出的货币资本。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其来源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大量闲置货币资本。

2. 上层建筑

【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 剩余价值

【答案】(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2)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4. 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不同,它的增加不是由于创造出来的价值绝对地增加了,而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把一部分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剩余价值相对地增加。它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之一。

5. 生产方式

【答案】生产方式是指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6. 上层建筑

【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7.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竟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8. 矛盾同一性

【答案】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 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10.辩证法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指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辩证法下了科学的定义: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

二、简答题

11.为什么会出现资本输出? 它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有什么影响?

【答案】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为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

以及谋取其他经济利益,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国际扩张的主要手段。

(1)出现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必要性。

a.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 经济落后国家是最佳的投资场所。

②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可能性。

a.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许多落后国家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这些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b.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成为劳动力的出卖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而且价格很低的劳动力;

c. 铁路、公路、港口等发展近现代工商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在这些国家已有所建设,为输入资本提供了一定条件;

d. 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些国家金融业和信用制度快速发展,交通通信设备实现了现代化,为大规模输出资本准备了物质条件。

(2)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影响是双重的。

①积极作用和后果

a. 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获得了大量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b. 资本输出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

c. 资本输出控制了输入国的经济命脉;

d.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②大量的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的不良后果

a. 大量的资本输出使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生产,使输出国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b. 资本输出加剧了输出国之间对原料、市场和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从资本输入国来看,大量国外资本输入的影响是双重的。

①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这些国家利用外资建立了一批现代工业、改造了一批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②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决定输出资本的投资方向,这就必然造成输入国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和对输出国资金技术的依赖,进而在政治上也不能不从属于输出国,最终成为输出国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