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815传热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黑体与灰体
【答案】黑体是吸收比为1的物体;灰体是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2. 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
【答案】流动边界层是固体表面附近流体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热边界层是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
3. 本身辐射与有效辐射
【答案】本身辐射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上的半球空间的所有方向辐射出去的全部波长范围内的能量称为辐射力, 单位为射能, 单位为
。
。有效辐射是指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
二、简答题
4. 什么是“半无限大”物体?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存在正规状况阶段吗?
【答案】(1)所谓“半无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限延伸的物体。
(2)因为物体向纵深无限延伸,初始温度的影响就远不会消除,所以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不存在正规状况阶段。
5. 太阳与地球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真空地带,它是怎样把能量传到地球上的?
【答案】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传递到地球上。从福射的本质和特点可知,热辐射可以通过真空自由地传播而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因此辐射换热并不需要两物体直接接触。
6. 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与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过程十分相似,为什么前者得到的是精确描写,而由后者解出的却是近似解?
【答案】差分方程与微分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用有限小量代替了后者的无限小量,前者用各离散点参数代替了后者的连续参数。实际上物体中的物理参数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所以,微分方程是精确解,而差分方程是近似解。
7. 夏季在维持20°C 的空调教室内听课,穿单衣感觉很舒适,而冬季在同样温度的同一教室内 听课却必须穿绒衣。假设湿度不是影响的因素,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这种反常的“舒适温度”现象。
【答案】夏季人体的散热量为:
冬季人体的散热量为:
式中:射换热量
;
分别为夏季和冬季人体的总散热量;
分别为夏季人体的对流换热量与辐
分别为冬季人体的对流换热量与辐射换热量。
所以在室
这种反常的“舒适温度”现象是由于冬夏两季室内的风速变化不大,
因此对流换热量
但由于人体与围护结构内壁面的温差冬季远大于夏季,辐射换热量
温相同时,说明人体冬季散热量更多,为维持热舒适,冬季应多穿或者穿厚一些的衣物。
8. 怎样计算流体在粗糙管中流动时的表面传热系数?粗糙管内的层流流动换热是否能采用光滑管公式计算?为什么?
【答案】(1)流体力学对粗糙管壁内的流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摩擦系数实验数据。因此,粗糙管内的换热计算可以采用类比公式,即
来进行计算。当缺乏阻
且
力数据,不能采用类比公式进行换热计算,且无实验获得的粗糙管内准则关联式时,可采用光滑管实验关联式进行换热计算。但关联式计算结果必须乘以粗糙管壁修正系数
(2)粗糙管内的层流流动换热能采用光滑管公式计算。
(3)粗糙管内的层流流动换热能采用光滑管公式计算的原因是因为当粗糙管内的流态为层流时,由于糙粒高度被边界层所覆盖,其强化传热的作用已消失,故可采用光滑管公式进行计算,结果勿需修正。
9. 冬天阳光照射的中午晒棉被,试从传热的角度解释晚上睡觉时还会暖和的原因。
【答案】棉被经日晒变得蓬松,空气进入到棉被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相当于增加了导热热阻,因而睡觉时还觉得暖和。
三、计算题
10.换热面积
的逆流式换热器,使用初期能把热容量
的热流体从200
℃降低至140℃, 把冷流体从30℃加热至120℃。但该换热器运行两年后,在冷热流体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冷流体出口温度仅为90℃。
求:(1)该换热器的换热量降低了多少? (2)该换热器壁面上产生的污垢热阻私为多少? 【答案】(1)
运行两年后,流体出口温度变化,但仍满足热平衡:
产生污垢后换热量:
换热量降低量:
(2)运行初期的平均温度差:
产生污垢后平均温度差:
由
得
’传热系数的变化反映了污垢值的变化:
11.一外径为100mm 的钢管横穿过室温为27℃的大房间,管外壁温度为100℃,表面发射率为0.85。试确定单位管长的辐射散热损失。
【答案】本题为空腔与内包壁面间的辐射换热。
因
则
12.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稳态流动,取无量纲坐标求相似解的无量纲动量方程,并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
【答案】动量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为:
已知
无量纲流函数
试推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