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670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课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白话
【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2. 意动用法
【答案】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用如意动时,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美其服”,就是认为他的衣服美。名词用如意动,则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3. 读为
【答案】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的一种标识通假字的术语。它和“读曰”一样,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诗经·卫风·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
【答案】(1)识:记。
(2)厌:满足。
5.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6.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答案】属:通“嘱”劝酒。
7.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答案】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
8. 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答案】说:喜欢,后来写作“悦”。
9.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其一)
【答案】竟:完,终结。
三、分析题
10.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用现代汉语解释相关部分。
(1)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2)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于诸侯。
(3)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5)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6)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
【答案】(1)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也就是给……喝。
(2)臣:名词用如动词。可译为“称臣”。
(3)朝: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朝见”。
(4)①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少”。
②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轻”。
(5)免:动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脱身”。
(6)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高”,这里有“推崇”的意思。
11.分析下列各組繁簡字在古書中的意義和用法有何異同。
(1)餘、余
(2)才、纔
(3)醜、丑
(4)谷、穀
(5)麵、面
【答案】(1)餘:饶也。从食余声。余:语之舒也。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在于:“餘”常用作地名、国名等等,而“余”常用作第一声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2)才:才能; 能力。纔:方,始; 仅仅。
二者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才”多作名词,而“纔”则主要作副词使用。
(3)醜:丑陋,厌恶。丑:在古代汉语中一般作地支使用。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醜”和“丑”是两个字,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4)谷: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往往包含一个流域。穀:谷类植物或粮食作物的总称。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各自指代对象不一样,故而用法也有很大区别。
(5)麵: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面:脸; 面见,面对。
二者在用法上的区别:“麵”单纯地指面粉。而“面”用法多样,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副词使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