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88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案】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

(1)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规范来维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制; 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3)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的调节手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着婚姻家庭这个人生港湾。树立家庭美德,遵循婚姻法律规定,是生活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同学们走进大学,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也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对婚姻和家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大学生应该塑造怎样的崭新形象?

【答案】大学生是社会卜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塑造崭新的新形象,具体要求有: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大学生应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塑造为党和人民事业而甘于奉献的形象,始终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正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难得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大学生应当发挥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使自己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学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大学生要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和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对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才是衡量大学生全

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 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创造个人的辉煌人生。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台做到言行一致,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在人和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时时提醒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认识到了,是否去做了; 应该改正的错误,认识到了,是否去改了。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的道德人格必然会不断完善。

3. 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由于法律、权力、权利、程序是所有治国理政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四个基本要素,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这些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2)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①法律至上

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

a.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 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

c. 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②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a. 职权由法定,是指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 b. 有权必有责,是指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 c. 用权受监督,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 d. 违法受追究,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③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a. 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b. 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c. 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d. 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④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

a. 程序的中立性,是指程序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向于或有利于任

何一方当事人。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

b. 程序的参与性,是指利害关系人有机会参与到程序中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实质性地影响程序的结果或结论。参与性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

c. 程序的公开性,是指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开性是正当程序的重要特征;

d. 程序的时限性,是指程序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而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终结。时限性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

4. 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 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答案】(1)健康的含义

①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②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2)协调自我身心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同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直接为大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程式、规范,能够使大学生在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a. 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当面对众多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而不至于焦虑仿徨、手足无措,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

b. 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实践证明,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与保健。

③合理调控情绪

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自己的情绪状态,对不良的情绪和生活中的烦恼要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集体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交际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友情。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交往各方的学习进步、个性完善和情绪稳定。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同学们获得一个社会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