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医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氢键(hydrogen bond)。
【答案】氢键是稳定蛋白质和DNA 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由电负性强的原子与氢形成的基团如N-H 和O-H 有很大的偶极矩,成键电子云分布偏向负电性大的原子,使正电荷的氢原子在外侧裸露。当带正电荷的氢原子遇到另一个电负性强的原子时,就产生静电引力,而形成氢键:X-H „Y 。
2.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3. 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
【答案】mRNA 上的密码子与tRNA 上的反密码子相互辨认,大多数情况是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的。遗传密码的摆 动性是指出现不严格的配对的现象,tRNA 分子上有相当多的稀有碱基,例如次黄嘌呤(inosine , I)常出现于三 联体反密码子的
A 、C 、U 都可以配对。
4. 无效合成(abortive synthesis)。
【答案】无效合成是指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中,在进入真正的转录延伸之前,RNA 聚合酶往往会重复催化合 成并释放短的RNA 分子,长度一般在6核苷酸左右的现象。
5. 竞争性抑制作用、非竞争抑制作用、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答案】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竞争性抑制剂因具有与底物相似的结构,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酶的结合部位从而产生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复合物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得
物浓度的方法解除。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而不与游离酶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使得都变小,但比值不变。
端第一位,它和mRNA 密码子第3位的增大,而不变。 非竞争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结合,形成酶-抑制剂或酶-底物-抑制剂变小,但不变。这种抑制不能通过増加底
6. 胞吐(作用)。
【答案】胞吐是指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7. 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答案】从密码。
8. 盐溶。
【答案】盐溶是指加入少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在盐浓度较低时,由于静电作用,使蛋白质分子外围聚集了一些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从而加强了蛋白质和水的作用,减弱了蛋白质分子间的作用,故增加了蛋白质的溶解度。 至方向,由起始密码子AUG 开始至终止密码子的一段mRNA 序列,为一段连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开放读框内每3个碱基组成的三联体,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遗传
二、问答题
9. 写出在柠檬酸循环中(要求写出结构式):(1)既有
明催化反应的酶。(2)只有生成,没有生成,又有释放的反应,注释放的反应,注明催化反应的酶。
的【答案】(1)满足条件的反应有两个,即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异柠檬酸脱氢、脱羧转变为-酮戊二酸的反应,以及α-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催化-酮戊二酸脱氢、脱羧转变为玻珀酰
反应。
(2)满足条件的反只有一个,即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的反应。
10.简述体内生成的方式。
生成这个过程称【答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为底物水平磷酸化,这一磷酸化过程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
(2)氧化磷酸化。氧化和磷酸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氧化是底物脱氢或失电子的过程,而磷
酸化是指
与
合成的过程。在结构完整的线粒体中氧化与磷酸化这两个过程是紧密地偶
合成,这个过程就是氧化磷酸化,氧化是磷酸化的基础,联在一起的,即氧化释放的能量用于
而磷酸化是氧化的结果。
机体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线粒体,既有氧化磷酸化,也有底物水平磷酸化,以前者为主要来源。胞液中底物水平磷酸化也能获得部分能量,实际上这是酵解过程的能量来源。对于酵解组织、红细胞和组织相对缺氧时的能量来源是十分重要的。
11.有lg 淀粉酶酶制剂,用水溶解成1000ml ,从中取出0.1ml 测定淀粉酶活力,测知每5min 分解0.25g 淀粉。计算每克酶制剂所含淀粉酶活力单位数?(淀粉酶活力单位定义: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lg 淀粉的酶量称为1个活力单位。)
【答案】每克酶制剂所含酶活力单位数:0.25/5×60+(1/1000×1)=3000U。
12.一个正常的喂得很好的动物用
是相同还是不同?为什么?
(2)利用结构式指出甘油三酯中哪些碳原子被大量标记?
【答案】(1)动物不能净转变乙酸成糖,但能直接将乙酸转变成脂肪酸,后者将掺入到甘油三酯的合成中,因此酯类比糖类标记得多。虽然从乙酸不能净合成糖,但
一些乙酸将进入三羧酸循环,并将将在糖中出现,因为提供给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前体库。 标记甲基的乙酸静脉注射,几小时后动物死了,从肝脏中分离出糖原和甘油三酯,测定其放射性的分布。(1)预期分离得到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放射性的水平
(2)在甘油三酯中,标记主要出现在脂酰链的间隔的位置上,如下式所示:
13.分子丙氨酸如何脱氨? 脱下的氨要如何进入鸟氨酸循环才能出现在同一尿素分子中? 请写出其反应式与催化的酶。
【答案】主要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把氨基转移给旷酮戊二酸,后者转化为谷氨酸,丙氨酸脱氨后转化为丙酮酸。形成的两分子谷氨酸,其中之一进入肝脏细胞线粒体,在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形成氨甲酰磷酸的一部分进入鸟氨酸循环;另一分子谷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把氨基转移给草酰乙酸,使后者转化为天冬氨酸,天冬氨酸与瓜氨酸在精氨琥珀酸合成酶作用下形成精氨琥珀酸,进入鸟氨酸循环,并为尿素合成提供另一个氨。
总反应方程式:
14.根据氨基酸的
(1)
(2)
(3)
(4) 时可能带的静电荷(用-、0或+表示)。
值求出其等电点。然后根据溶液
表 小于、等于或大于等电点值,指出和在: 【答案】
先根据各氨基酸的
来判断氨基酸所带的净电荷是+、0或-。结果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