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修复主治医师题库>口腔修复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导致牙列缺损的常见原因是()

A . 颌骨疾患
B . 发育障碍
C . 牙槽骨外伤
D . 根尖周病
E . 龋病

酸蚀釉质粘结面的酸为() 25%硫酸。 35%磷酸。 45%醋酸。 50%枸橼酸。 自酸蚀剂。 炎性淋巴结肿大() 扁平长梭形,直径<1.0cm,长/宽>2,内部结构正常。 多发,不易融合,各自回声差异较大,可有液化坏死、钙化。 较大,相互融合的淋巴结之间界限清晰,内部呈均匀低弱回声。 单发至多发,由近及远,易融合而失去淋巴结形态特点,内部易液化坏死。 直径>1.0cm,长/宽>2,皮质增厚,回声减低,但内部结构正常,不易融合。 患者,男性,13岁,右股骨下段剧痛伴高热3天,一周前有右中耳炎病史。查体:T39.3℃,右股骨下段压痛,WBC18.2×109/L,N85.4%,右下肢X线检查无异常。临床疑右股骨下段急性骨髓炎,拟行99mTc-HMPAO-WBC显像。有关99mTc-HMPAO-WBC显像方法,不正确的是()。 在注入显像剂后的1小时、4小时及24小时进行显像。 无需特殊准备。 应用抗生素对显像诊断的阳性率影响甚大。 采集选用低能通用型平行孔准直器。 99mTc-HMPAO-WBC制备完成后尽快注射。 膀胱肿瘤() 膀胱输尿管开口处无回声区,随喷尿大小发生变化。 膀胱输尿管开口处实质性肿块,该处膀胱壁回声不清晰。 膀胱较大扁平状实质性肿块,随体位移动而缓慢改变位置,膀胱壁回声清晰。 膀胱内管状强回声,后方伴或不伴声影,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 膀胱内强回声团,后方伴或不伴声影,随体位移动而改变位置。 假失控概率指的是(). 假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真在控批数)×100%。 真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假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真在控批数/(真在控批数+假在控批数)×100%。 假失控批数/(真失控批数+假失控批数)×100%。 导致牙列缺损的常见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牙列缺损的病因: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颌骨和牙槽骨外伤、颌骨疾患、发育障碍等。目前常见原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