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住院医师题库>感染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当用青霉素800000U及链霉素0.5g肌注后30min,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A . 青霉素过敏反应,立即停用
B . 为钩端螺旋体病原发症状,继续用青霉素治疗
C . 为赫氏反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300mg静脉滴注
D . 为青霉素治疗有效证据,钩端螺旋体被杀灭,继续使用
E . 链霉素过敏反应,即刻停用

男性,23岁。高处坠落伤,右侧臀部着地,疼痛伴运动障碍并有休克表现。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血压未能回升,可能的原因是() A.软组织挫伤严重。 肾包膜下出血。 骨折断端周围出血合并腹膜后血肿形成。 腰大肌血肿形成。 剧烈疼痛刺激。 关于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个别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的内毒素敏感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内毒素致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肠粘膜病变重,出现脓血便。。 内毒素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脑微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 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血涂片。 肝细胞镜检。 骨髓涂片。 PCR试验。 血培养。 疟疾的周期性发作,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感染性子孢子进入人体血循环的数量。 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的时间。 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成熟的时间。 裂殖子在红细胞内的数量。 疟疾虫毒力强弱。 钩端螺旋体病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 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组织的出血、浸润、坏死及水肿。 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伤。 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的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变化。 诊断为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当用青霉素800000U及链霉素0.5g肌注后30min,病人寒战、高热、头痛、气急,血压11.4/8kPa(86/60mmHg),此时诊断和处理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