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为了确定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断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

A. 用程序计数器PC 来产生后继续微指令地址

B. 用微程序计数器hPC 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通过微指令控制字段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别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答案】C

2. 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 )。

A.-126

B.-125

C.-32

D.-3

【答案】B

【解析】能表示的最小整数一定是负数,符号位占用1个“1”;负数的补码和原码的转化是:原码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取反,末位加“1”。因此最小的整数的补码是“10000011”,原

码为“11111101”,即

3.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 )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H3号数据倾,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在选择重传协议中,接收方逐个地确认正确接收的分组,不管接收到的分组是否有序,只要正确接收就发送选择ACK 分组进行确认。因此选择重传不支持累积确认,要特别注意其与GBN 协议的区别。本题收到1号帧的确认,说明1号帧正确接收,0和2号帧依次超时,因此必须重传,然而3号帧尚未超时,是否正确接收未知,故不用重传,因此必须重传0和2号帧,答案是B 。

4. 若某数X 的真值为码。

A. 原 B. 补 C. 反 D. 移

【答案】B 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是( )

5. 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

I. 父子关系

II. 兄弟关系

III.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

A. 只有I

B.I 和II

C.I 和III

D.I 、II 和III

【答案】B

【解析】首先,在二叉树中,若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那么的关系有如下4种情况:

接下来,根据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规则,将这4种情况还原成森林中结点的关系。其中:

,在原来的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 情况(1)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 情况(2)

,在森林中u 是v 的父结点的兄弟; 情况(3)

,在森林中u 与v 是兄弟关系。 情况(4)

由此可知,题目中的I 、II 是正确的。

6. 给定二叉树如下图所示。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

B.NRL

C.RLN

D.RNL

【答案】D

【解析】对“二叉树”而言,一般有三条搜索路径:

①先上后下的按层次遍历;

②先左(子树)后右(子树)的遍历;

③先右(子树)后左(子树)的遍历。

其中第1种搜索路径方式就是常见的层次遍历,第2种搜索路径方式包括常见的先序遍历NLR 、中序遍历LNR 、后序遍历LRN ,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则是不常使用的NRL 、RNL 、RLN 。本题考查的是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的一种情况。根据遍历的序列以及树的结构图,可以分析出该遍历的顺序是先右子树再跟结点最后左子树,故答案为D 。

7. 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虚实地址转换的是1增大快表(TLB )2让页表常驻内存3增大交换区( )

A. 仅1

B. 仅2

C. 仅1,2

D. 仅2, 3

【答案】C

【解析】加大快表能增加快表的命中率,即减少了访问内存的次数;让页表常驻内存能够使cpu 不用访问内存找页表,从也加快了虚实地址转换。而增大交换区只是对内存的一种扩充作用,对虚实地址转换并无影响

8. 某计算机处理器主频为50MHz , 采用定时查询方式控制设备A 的

次,则CPU 用于设备A 的

A.

B.

c.

D.

【答案】C 查询程序运行一次所用的时钟周期数至少为500。在设备A 工作期间,为保证数据不丢失,每秒需对其查询至少200的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的百分比至少是( )。

【解析】对于设备A , 每秒中查询至少200次,每次查询至少500个时钟周期,总的时钟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