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理解授权? 阐述有效授权必须坚持的原则,分析授权失当可能造成的危害。

【答案】(1)授权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增进员工的工作努力,而把某些权力或者职权授予下级。这些权力或职权委派给下级之后,下级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自由决断,灵活处理问题,但同时也负有完成任务并报告上级的责任,上级仍然保持着对下级的指挥与监督权。授权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确定预期的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实现这些任务所需的职权,以及行使职责使下属实现这些任务。

(2)有效的授权必须掌握以下原则:①重要性原则。组织授权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所授权限不能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要敢于把一些重要的权力或职权放下去,使下级充分认识到上级的信任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具体任务落到实处。②适度原则。组织授权还必须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授权过少往往造成主管工作量过大,授权过多又会造成工作杂乱无序,甚至失控,所以不能无原则地放权。③权责一致原则。组织在授权的同时,必须向被托付人明确所授任务的目标、责任及权力范围,权责必须一致。否则,被托付人可能会滥用职权并导致形式主义,对任务无所适从,造成工作失误。④级差授权原则。组织只能在工作关系紧密的层级进行级差授权。越级授权可能造成中间层次在工作上的混乱和被动,伤害他们的负责精神,并导致管理机构的失衡,进而破坏管理的秩序。

(3)授权不当也会对如织产生消极影响。①可能破坏上下级间的关系和相互信任。②工作负担太重,员工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大量时间用在日常活动和事务性工作上。生产率下降,生产量下降,运行效率低,员工动力不足。

2. 如何理解权力在行使领导职能中的作用?

【答案】权力是领导的基础,是实现指挥引导、沟通协调、激励鼓舞等领导职能的基本条件。领导者的权力主要来自职权和领导者个人的权力。有五种不同的领导权力在保证领导职能的实现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强制权是领导实现指挥引导职能的基础保障。这是建立在惧怕基础之上的权力,违背上司批示的结果是惩罚。下属意识到不服从巨司的意愿会导致处罚,比如分配不称心的工作、训斥等。有了强制权作保障,领导就能充分发挥指挥引导职能。

(2)奖励权是实现激励鼓舞职能的保障。这是强制权的对立面。下属意识到服从上司的意愿会带来积极的奖励。这些奖励可以是金钱(提高报酬)或非金钱(工作做得好而受表扬)方面的。领导有激励的职能,这就必须通过奖励权来实现。

(3)法定权是实现领导指挥引导职能的保障。这种权力来源于上司在组织机构里的地位。

(4)专长权对实现指挥引导、沟通、协调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来自知识的权力。具有这种权力的人是具有某些专门知识或特殊技能的人,容易赢得同事和下属的尊敬和服从。

(5)个人影响权对实现指挥引导、沟通、协调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影响权即统御权,是由个人资历、榜样或感情所产生的力量,能使领导取得下属的认可。有的领导者由于个人的品行优秀、德高望重而受到下属的钦佩; 也有的领导者由于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而使下属能接受其影响。

3. 简述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有哪些共同点?

【答案】具体来说,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共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都要事先设置一定的控制标准。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不管是一般控制还是管理控制都要事先设置一定的标准。

(2)一者都是通过衡量事件发展的过程是否与原先设置的标准有所偏差来进行跟踪控制的。这个过程称作绩效衡量,衡量实况是依据标准衡量、检查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以便与预定的标准相比较的活动。不管是一般控制还是管理控制都是控制过程中一个必要且最核心的环节。

(3)二者都是通过比较之后发现偏差并进行及时纠正,从而达到控制的最终目的的。用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或者设备的运行情况,看其状况是否与控制标准相符,如果发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将采取矫正措施,使工作或设备按原定标准运行,或调整控制标准,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

4.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答案】(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提出的。

①基本内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补充了另外一种因素,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考虑的因素一一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一理论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②四种领导方式(见图)

图 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力式:

a. 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何时何地做。

b. 推销型领导者(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

c. 参与型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d. 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同的指导或支持。

③评价

a.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

b. 与菲德勒的权变理论相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更容易理解和直观。但它只针对下属的特征,而没有包括领导行为的其他情景特征。因此,这种领导方式的情景理论算不上完善,但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管理者的启示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的被领导个体要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如对低成熟度的下属而言,适宜采用指导型领导方式,对下属进行明确而具体的指导; 采用推销型领导时,即高任务一高关系行为,高任务行为能够弥补下属能力的久缺,高关系行为则试图使下属在心理上领悟领导者的意图; 而对高成熟度的下属而言,采用授权型领导方式,既可提高下属满意度,又有利于其完成工作任务。

5. 管理者在传播信息时,要注意防止信息畸变或信息失真,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管理者在传播信息时,要注意防止信息畸变或信息失真,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