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620普通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答案】A

2.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分生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影响染色体复制

B. 染色体仍向赤道板集中

C. 能抑制纺锤丝形成

D. 细胞会变成多倍体

【答案】D

【解析】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分生组织,细胞会变成多倍体细胞,而非多倍体。

3. 金丝雀的黄绿色羽毛由性连锁隐性基因控制,绿色羽毛由基因A 控制。下列交配,哪一种组合会产生所有的雄雀都是绿色,雌雀都是黄棕色的结果( )。

A. 黄棕色B. 绿色C. 绿色D. 黄棕色【答案】C

4. 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容易使人患甲状腺肿大(甲亢)?( )

A. 铁

B. 鹏 C. D.

【答案】B

【解析】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

杂合绿色杂合绿色黄棕色黄棕色

5. 以下各项,不是种群在群落中分布类型的是( )。

A. 间断分布

B. 垂直分布

C. 水平分布

D. 时间分布

【答案】A

【解析】群落中各种生物所占据的空间及时间各有不同,因而各种群落都有一定的结构,表现为种群在其中的分布。这种分布有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时间上的分布,并有时表现出时辰节律。A 项,间断分布是指植物分布区的一种情况,间断分布区又称不连续分布区,是指植物的某一分类单位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隔离的区域,是植物地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6. 下列属于物理感受器的有( )。

A. 环层小体、味蕾、肌梭

B. 神经末梢、嗅觉上皮、关节感受器

C. 神经末梢、环层小体、侧线器官

D. 肌梭、平衡囊、味蕾

【答案】C

7. 爬行类脑的什么部位是其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 )

A. 大脑

B. 中脑视叶

C. 间脑

D. 延脑

【答案】C

8. 灵长类也许兴起在( )。

A.10亿年前

B. 两亿年前

C.6万年前

D.200万年前

【答案】B

【解析】在白垩纪,生物发生了一次大的灭绝,恐龙和很多哺乳类,特别是很多有袋类都灭绝了。第三纪从老到新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其中渐新世2亿年前灵长类和类人猿出现,正处于早期上升阶段的灵长类却迅速发展,并和其他保存下来的哺乳类一样,发生了一次适应辐射。

9.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动粒微管继续向细胞两极延伸,在动粒微管牵引下,染色体排列到纺锤体的中央,着丝粒位于赤道面上,以上特征表明该细胞处于( )时期。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形成赤道板。从一端观察可见这些染色体浓缩变粗,在赤道面呈放射状排列,处于不断摆动的状态。

10.人体的产生于( )。

A. 静脉毛细血管

B. 肺泡

C. 细胞液

D. 细胞

【答案】D

二、填空题

11.果实就是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构成的。

【答案】果皮;种子

12.行为的系统发育过程及其适应性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行为的具体发生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则属于行为的_____原因。

【答案】终极;近期

13.血浆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是_____和_____。

【答案】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解析】血浆是由水、溶于水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盐类)、胶体物质(血浆蛋白)和一些其他物质组成。晶体物质维持渗透平衡、酸碱平衡和调节膜的透性。血浆蛋白中主要有3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80%的血衆胶体渗透压是由清蛋白产生的;球蛋白与某些物质的运输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纤维蛋白原主要在血液凝固中起作用。血液流出血管后,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状的纤维蛋白,从血浆中分离出来,并把血细胞围起来而成血块。血浆失去纤维蛋白原后,剩下血清。红细胞和白细胞只是被动地被围裹起来,它们对于纤维蛋白的产生没有作用,起重要作用的是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