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基础之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电路如图1所示(忽略二极管的导通电阻)。
(1)阐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2)画出
的波形图(要求标出各转折点的电压、时间值)。
图1
【答案】电路是由比较器A1和A2控制的振荡电路。
(1)本电路为充放电时间分别控制的基于比较器和积分器的三角波发生器。 A1为过零比较器,输出为零;
结点电压为
和
状态会发生变化,而状态的变化受
控制;A2支路是一个电
容积分电路,充放电电流可控制电容C 上的电压,即
的输出电压,初始状态各结点电压均设
的线性叠加,忽略PN 结导通电阻,有
假设存在扰动使输出输出电,使电压
增加,则经过分压后
,输出高电平后,因
下降可使则
减小,当
状态翻转,其
则
支
变为高电平,被稳压管箝位在随t 线性下降。根据输出低电平后,因
上升。该过程同样为恒流充电,
公式,
路导通,该支路电流对电容C 放电,使输出电压下降。由于电阻上电压恒定,所以为恒流放
下降到足够低的电平,
比较器状态再次翻转,其输出变为低电平,被稳压管箝位在
随时间t 线性增加。
支路导通,该支路电流对电容C 充电,使输出
增加到一定的高电平后,又
输出高选择不
因此
使八状态翻转。以上过程交替进行,即可完成对电容C 的周期性充电和放电,充电时电平,
充电时间常数为
放电时输出为低电平,放电时间常数为
同的充放点时间电路,
根据
为限流电阻。
在转折点下满足的关系应为
(2)转折电压和电容充放电时间的计算。
的转折点电压,
当时,对应的为输出高电平转折电压
显然,输出电压在
当时,对应同理
,
的为输出低电平转折电压
之间线性变化。
根据电容的恒流充电特性,其充电电压及充电时间为
同理,放电时间为
由此画出的
矩形波和
三角波的波形如图2所示。
图2
2. 试判断图(a )、(b )、(c )和(d )各电路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如能产生正弦波则写出其振荡频率表达式。
图
【答案】振荡要求反馈为正反馈,振荡平衡条件:1即可起振。
(1)图(a )电路:由瞬时极性法,0
。的C 极电位经过
栅电位经过两级倒相后到达的移相网络再反馈到
的C 级,两者相位差为
的栅极,在RC 选频作用下当该在相位达到要求,开环增益大于
RC 串并联网络相位移为0时,系统为正反馈,可振荡,由移相网络函数
得到其相位移为0时的频率即振荡频率为
(2)图(b )电路:RC 移相网络在电阻上取电压为超前移相,为90°,
但频率极低,接近直流,交流增益小。因此,由于只有两极RC 超前移相网络,最大超前相 位移小于180°, 加上原负反馈180°的相位移,总相位移动不足360°, 不满足正反馈条件,无法振荡。
(3)图(c )电路:电阻耦合后在
组成共基放大电路。因此由于E 端有一个瞬时+信
电感的上端,经过电感
交流短路,即在T 的E 端经过一个环路反馈
号,经过同相放大后在T 的C 端得到一个瞬时+信号,该信号同时加到
的同名端得到反相的瞬时-信号,电容
后得到瞬时-信号,表现为负反馈,故无法振荡。
(4)图(d )电路:偏置电路同样将T 管构成共B 放大极,与E 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为同性质的电容元件联谐振电抗关系,有
显然最大
只要CB 间的电抗为性质相反的电感元件,就满足电容三点式构成原理,
的串联,只要该支路在谐振频率下呈感性,电路振荡,由并
产生振荡。现电路中CB 间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