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 9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 15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 22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 28
一、名词解释
1.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3.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4. 价值观
【答案】价值观,也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它是个体对事物及意义评价的观念系统,即推动并指引人们采取决定和行动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成人的教育、强化以及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价值逐步内化而形成的。
二、简答题
5. 简述色觉的三色说。
【答案】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的反应最强烈,因而产生了红的感觉; 绿色感受器对中波的反应最强烈:蓝色感受器对短波的反应最强烈。如果一个光能引起三种感受器同等程度的兴奋,那么就产生了白色的感觉。其他的色觉经验是由这三种感受器按特定比例兴奋的结果。
三色说较好地说明了颜色混合的事实,但对色盲现象难以解释。
6.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答案】(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错误和错误。 ①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也叫I 型错误; ②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也叫II 型错误。
(2)错误和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不一定等于1. 因为与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前提是“H 。为真”); 是接受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H 。为假”是前提),所以+不一定等于10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③统计检验力。1-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1-)为统计检验力。假如真实差异很小时,某个检验仍能以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说这个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比较大。
7.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种类友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急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及其特点
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记忆可以分为:
①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a. 感觉记忆及其特点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存储时间大约为0. 25~2秒。观看电影时,图像是运动的,就是由于感觉记忆存在的结果。
b. 短时记忆及其特点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一2分钟。容量为7士2个单位。编码方式为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c. 长时记忆及其特点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②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a. 情景记忆及其特点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情景记忆受
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
b. 语义记忆及其特点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③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a. 外显记忆及其特点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b. 内隐记忆及其特点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称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其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④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a. 程序性记忆及其特点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b. 陈述性记忆及其特点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8. 简述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答案】(1)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反应变量和指标之一二
(2)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机体因素两大类:
①外部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不同的感觉通道的刺激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
b. 刺激的物理特征:刺激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会影响到反应时的长短。
c. 刺激物的复杂程度:刺激物的复杂程度会影响到反应时。
d. 刺激呈现的位置:不同的呈现位置会影响到反应时。
e. 刺激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累加会影响到反应时。
f. 其他来自环境和实验仪器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反应时。
②机体因素包括:机体的适应水平、被试的准备状态、额外动机、被试的年龄、练习、个体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