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普通心理学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南开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专业: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分化抑制
2.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
3.适宜刺激
4.倒摄抑制
5.迁移
6.应激
7.个性倾向性
8.知觉恒常性
二、简答题(共80分)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3分)
2.如何培养和提高观察力。(13分)
3.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与联系。(13分)
4.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13分)
5.制约能力发展的条件。(15分)
6.气质与性格的关系。(13分)
三、论述题(注:考生可从两题中任选1题,每题30分)
1.以实际生活为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以实际生活为例子说明人的性格的形成。
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
专业: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分化抑制:指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给强化,使类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对条件刺激的反应往往带有泛化的性质,即条件反射不仅能为条件刺激所引起,而且也能为一些与这个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所引起。但是连续呈现刺激,泛化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形成分化抑制。分化抑制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它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确的分析,做出完善的反应,在学习中。对外语发音的细微区别,书写上错误的纠正,历史相似事件的区分等均通过分化抑制来实现。
2.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经过研究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K =∆I /I 其中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其中K 为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对不同感觉来说,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韦伯分数适合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适宜刺激:指对特定感觉器官的特定性质的刺激。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特定形式的刺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各种感受器的一个共同功能特点,是它们各有自己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比如: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耳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Hz的疏密波。正因为如此,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变化,总是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