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15心理学基础(学校自命题)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创造性

【答案】创造性又称创造力,是指个体不受常规的束缚而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成分的发散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造能力的高低。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既需发散思维,也需聚合思维,任何成功的创造性都是这两种思维整合的结果。

2. 自我效能感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胜任该任务的预期。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效能预期是指自己是否具有引发某一结果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本质上就是效能预期,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

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而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影响活动的情绪。

3. 根源特质

【答案】根源特质是卡特尔人格理论术语。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决定个体行为的内部特质,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对人格测验加以因素分析可获得表面特质,进一步分析表面特质可获得根源特质。准确识别控制行为的根源特质能较好地预测个体行为。

4.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二、单选题

5. 言语材料最小的意义单位是( )。

A. 音位

B. 音节

C. 词

D. 短语

【答案】C

【解析】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节是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 短语是两个词或更多的词组合而成的造句单位。

6. 主要是研究学校学生的学习,在其学习分类中,首先,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其次,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己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这个心理学家是( )。

A. 加涅

B. 布卢姆

C. 布鲁纳

D. 奥苏伯尔

【答案】D

【解析】奥苏伯尔依据两个维度分别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7.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答案】C

【解析】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学生考试,回答选择题时要求考生能识别出正确选项即可,因此其记忆活动主要是再认,而回答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记忆活动则主要是回忆。

8.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 “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 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 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 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①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2}习俗水平:①好孩子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3}后习俗水平:①社会契约定向阶段,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9. 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

A. 道德感

B. 美感

C. 认识

D. 理智感

【答案】D

【解析】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是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0.某同学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变形,是对自我价值的威胁。该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类型属于( )。

A. 掌握目标

B. 学习目标

C. 任务目标

D. 表现目标

【答案】D

【解析】表现目标将目标定位于好名次和好成绩,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这种目标常常表现在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

11.前注意加工过程是( )。

A. 无意识的

B. 意识的

C. 感觉加工

D. 非意识的

【答案】A

【解析】在有关注意的研究中,Neisser 最先提出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加工; 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这种观点现在是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的理论背景。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属于( )。

A. 个别测验

B. 特殊能力测验

C. 语词联想测验

D. 团体测验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