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墨家教育的特色。
【答案】墨家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为墨翟,世称墨子,墨家之名从创始人而得。墨家教育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墨家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家是代表农民与小工业商业者、注重社会和生产实践的教育团体;
(2)墨家以教育为“兴天下利,除天下害”的手段;
(3)教育的目的,墨家的教育在于培养“贤士”或“兼士”;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5)强调主动和创造的教育、教学方法。
2. 简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答案】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是《雄辩术原理》。在书中,他提出了雄辩家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
①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重视儿童的天性;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雄辩家的主要任务是宣扬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所以,他认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成为雄辩家。善良的人应该是有识别善恶的能力和遵守法律与坚持正义的人:
③在人的发展和教育过程中,他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 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④学前教育,他认为,在幼儿能说话的前后,就应该对他进行智育,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希望儿童先学希腊语,然后学拉丁语。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赞扬学生。
(2)论教学。
①在教学上,他主张根据一些教师的实践,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②在课程的设置卜,他认为专业的设置应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基础卜。为此,他提出了包括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学、哲学等在内的学科计划。并且对每门学科在培养雄辩家的
各种素质、能力、技能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充分的论述。
③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师要利用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因为专心致志的学习有赖于学生的意愿,而意愿是不能通过强制得到的。他认为,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所以他赞成学生应有游戏。
④他还对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
a. 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既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雄辩术,又教学生做人;
b. 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
c.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对学生要多勉励,少斥责;
d. 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教学应当简明扼要,明自易懂,深入浅出;
e. 教师要注意儿童之间在能力、资质、心性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
(3)综上可知,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全面和丰富多彩的,是古希腊、罗马(公元1世纪以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也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所论述的教育、教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从公元1世纪至四五世纪,为整个罗马帝国的学校和教师所效法,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他的教育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对夸美纽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案】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新文化运动将科学与民主并举,视为“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并主张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来判断一切社会问题,建设中国的“真教育”。海内外相呼应,浑然一体。由于中国科学社的努力,科学教育蔚为社会思潮。“五四”以后科学教育运动在西方学者和科学成果的推波助澜下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表现为两方面:
(1)提倡在学校中加强科学教育,这是科学的教育化趋势。主要包括:传授科学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
(2)提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开展教育工作,这是教育的科学化趋势。主要包括,注重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 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组织等研究,重视教育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测量等方法的应用。
科学教育思潮和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进步的促进表现在: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蔚然成风,教育及心理测量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界成为十分流行的研究手段; 各种新教学方法如道尔顿制等的试验广泛开展; 高校中培养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学科和专业开始设置。
4.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答案】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的贡献是他关于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与先行组织策略以及接受学习的理论。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②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5. 简述美国《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内容。
【答案】(1)背景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又掀起了战后第三次教育改革运动。这次改革运动是以1983
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的著名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的。
(2)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和实施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①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即要求中学加强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②提高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标准和要求,推行标准化测试;
③通过加强课堂管理等措施,有效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
④改进师资的培养,提高师资就业前应达到的教育专业训练标准。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⑤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的官员都必须发挥领导作用,负责领导教改的实施。各级政府、学生家长以及全体公民都要为实现教改的目标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
(3)该报告的影响
该“报告”对美国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②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共同要求; ③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重新激发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资助
6. 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儿部分组成?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综述报告的组成部分。
【答案】教育文献综述报告是对教育学科某一课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它反映当前教育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研究的问题
这一部分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2)文献检索范围与方法
这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