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财经大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针对春节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请你用供求理论分析其中的原理,并据此提出解决的办法。
【答案】(1)厂票难求现象的经济学解释
春节是中国传统团圆的节日,大量外在务工人员都会选择回家过年,而铁路交通是返乡的主要交通选择,因此春节火车票的市场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的幅度很大。然而,修建新的铁路在短期内是不容易完成的,因此,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春节期间会加开一些列车来缓解供需矛盾,但是通过这种措施新增的火车票供给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幅度是非常小的,从而使得需求远超于供给,出现一票难求。
如图所示,在春节期间,火车票的需求曲线由D 向右移动到D' 。供给曲线由S 到S' ,可以发现增加的座位数为Q 1Q 2,而价格由P 1涨到P 2。然而由于春节期间,相对于汽车票和飞机票,火车票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不会上涨,因而价格会保持在P 1,此时形成巨大的超额需求Q 2Q 3,因而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一票难求现象
(2)厂篇难求现象的解决办法
①从供给方面,增加火车座位供给,例如多修铁路,多加临时车,也可以增加车厢的长度等等,同时适当的调整汽车和飞机票价,引导部分乘客选用汽车或飞机等出行方式,改善铁路运输的集中拥挤现象。
②从需求方面,减少对地域的不平衡发展,使得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在家乡附近工作,从而减少春节期间对火车的需求。另外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过节的环境,适当予以补贴,使更多的人选择在工作地过年或错开回家的时间,同样可以减少和缓解对火车票的需求。
2. 为什么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竟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案】(1)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人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根据斯威齐模型可知,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
的销售市场会大幅度缩小,使利润反而减少; 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可进行非价格竞争。
(2)价格竞争虽然能使一部分厂商得到好处,但从长期看,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使厂商的利润消失。另外,政府可能会通过法律或管制的手段来对价格竞争进行干预。
(3)非价格竞争指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依赖程度,加强了产品的垄断程度,扩大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获得最大的利润。 非价格竞争的内容要比价格竞争广泛和复杂得多,在采用非价格竞争中,在取得效果与采取行动之间有一个时滞,小会迅速收到效果,作用也不太猛烈,竞争对手对这种竞争方式也不宜觉察到。因此,一个企业一旦通过非价格竞争取得一定效果,其对手就很难再回复到原有的市场份额,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更多资金。
3. 我国一些城市由于生活和生产的用电激增,导致用电紧张,电力供给不足。请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种问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什么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会产生哪些影响?
(3)这种措施对消费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 政府又可以做此什么?
【答案】(1)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电价来缓解或消除用电紧张的状态。因为通过提高电价,一方面可以减少用电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可以刺激电力的供给,从而缓解甚至消除这个问题。这一措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如图所示,电的需求曲线为D 。当电的市场价格为P 1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量为Q 1,消费者剩余相当于
量减少为Q 2, 消费者剩余相当于
面积相当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的面积。当政府将电的市场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的用电需求。显然,政府提高电价,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图中阴影部分
图
(2)政府采取这一措施会促使人们节约生活和生产用电,避免用电浪费,将有限的电力供给量使用在最重要或真正需要的生活和生产用途上,提高用电效率,促进电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从长期看,提高电价还会促使更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电力生产行业,增加电力供给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扶植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发新工艺,促进火力、水力、核能和风力发电,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供给的短缺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电几乎是各种产品的基本生产资源,而且电的相近替代品是十分缺乏的,所以,提高电价会普遍增加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可能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因此,这也是政府在提高电价时需要考虑和协调的一个问题。
(3)在居民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电价会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为了保持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政府可以对居民实行用电补贴。
4. 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为什么它很少具有实际意义?
【答案】一般均衡论企图证明:供求相等的均衡不但可以存在于单个的市场,而且可以同时存在于所有的市场。但是,一般均衡论的证明要依赖于一些极为严峻的假设条件才能成立。这些假设条件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并不存在。假设包括:
(l )完全竞争的假设。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这种市场。
(2)回避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条件。在现实的世界中,虽然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和不变的情况,但收益递增的事例大量存在。事实上,递增的情况很可能占有决定性的地位; 世界各国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 企业规模的扩大正是为了取得收益递增的有利之处。因此,排除收益递增的情况的假设条件不但不符合事实,而且还和事实背道而驰。
(3)拍卖人的假设。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都只有依赖于这一假设,才能保证均衡价格的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这一假设条件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当他喊出能使供求逐步趋向于相等的调节价格时,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这一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一般均衡论要求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从以上三个假设被违反的例子中可以看到,既然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脱离现实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那么,该理论根据这些假设条件所取得的成果也必然是脱离现实的。
5. 请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量的关系。
【答案】利率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储蓄。
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利率变动通过影响消费的成本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意味着居民消费的成本上升,消费成本的上升导致居民减少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换句话说,增加既定收入中的储蓄。
利率变动的收入效应:利率变动首先影响既定储蓄的实际价值,通过影响储蓄的实际价值再影响既定收入中的消费比率,最后通过影响消费比率来影响储蓄。例如,利率上升首先导致既定储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