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骨外科学基础知识题库>骨外科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关于G+球菌脓毒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继发于痈,急性蜂窝织炎等
B . 致病菌为金葡菌或溶血链球菌
C . 休克发生早
D . 少尿或无尿不明显
E . 转移性脓肿多见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精气学说。 比较、演绎、类比。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预防方法。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最重要的治疗是()。 补充血容量。 补充血容量同时抗感染。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等。 16个月女孩,发热3天,体温38~38.5℃,呕吐2次,大便每天2~3次,稀,无脓血,多汗,1天前右下肢不肯站立及行走。体检:体温38.6℃,神志清,烦躁,前囟已闭,咽稍红,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腹壁反射存在,右下肢不肿胀,肌力2级,膝及跟腱反射未引出,痛觉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如果该患者住院第2天检查瘫痪肢体时,患肢只能在水平上移动,不能上抬。该患者的肌力为() A.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血能载气。 血能化气。 有效循环血量一般不依赖下列哪项()。 充足的血容量。 通畅的微循环。 有效的心排出量。 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良好的左心功能。 关于G+球菌脓毒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革兰阳性球菌脓毒症: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外毒素能使周围血管麻痹、扩张。多见于严重的痈、急性蜂窝织炎、骨与关节化脓性炎症时,有时也发生在大面积烧伤感染时。临床特点:一般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病人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可出现转移性脓肿,易并发心肌炎。发生休克的时间较晚,血压下降也慢,但病人多呈谵妄和昏迷。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