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18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的具体表现。
【答案】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思辨性色彩,是在纯理性的超越感性经验水平上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来间接地把握教育问题。
理论研究的抽象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理论研究是以已获取的各种客观的现实材料、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的; (2)理论研究是对感性认识或已有观念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再将形成的理性认识进行必要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是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教育问题进行概括研究;
(3)作为研究结果的表述,也总是力求达到符号化和形式化,使之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众所周知,科学越发展就越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相对性和间接性,正是理论研究所具有的概括性,使教育理论家们能站在当代科学发展水平上把握教育基本问题的新的形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思辨性研究,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作为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并经过一定实践检验的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获得对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客观认识。
2. 教育科学研究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效益、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1)开展教育科研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可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科研,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规律和特点,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途径。
(2)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教育工作者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教育科研可以使教师自觉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通过解决各种教育矛盾和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
(3)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通过教育科研不仅可以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使学校不断提升学术文化的水平。通过教育科研,能够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形成学校的“拳头产品”,从而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4)开展教育科研,有助于校本培训,能够提高广大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他们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中可以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从培训角度看,参加教育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培训教师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是一种校本培训。
(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
(5)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信息,可以进行超前论证,可以开展实验探索,提供科研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6)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
3. 列举问卷设计中封闭式题目的三种答案格式,并各设计一个完整的题目。
【答案】封闭式问卷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封闭式问卷包括以下几种问题型式:
(1)是否式。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极端情况,从中择一,“是”与“否”,“同意”与“不同意”。
示例:
你是班主任吗?
A. 是
B. 否
(2)选择式。从多种答案中挑选最适宜的一个或几个答案,然后做上记号。
示例:
你比较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限选三项)
A. 新闻类
B. 影视剧类
C. 体育类
D. 广告类
E. 谈话类
F. 歌舞类
G. 少儿类
H. 其他
(3)排序式。
示例:
请将下列行为依其对科学素质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并把排序结果写在左边的括号内。 ( )能坚持观察活动。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 )能动手进行科技制作。
( )能识别迷信与伪科学的谬误。
( )能从自己身边做起,参与科学知识的普及活动。
4. 简述运用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答案】与其它研究方法一样,比较研究法同样存在一个基本的实施程序。各国学者对此发表了不同见解。
(1)德国的希克尔和美国乔治•贝雷迪提出比较研究区分为纪实、解释、并列、比较四个阶段:
①纪实一收集整理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客观地描述事实;
②解释——多元地解释所描述的事实的含义;
③并列——将判明了的事实加以整理、并列,揭示其异同,提出比较分析所必需的假说,作出结论。
④比较——通过比较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假说,作出结论。
(2)综合各家对于比较研究法步骤的描述,可以看出,运用比较研究,基本步骤是:
①明确比较的目的,选定比较主题。这是进行比较研究的前提。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根据研究课题确定比较的内容,限定比较的范围,从而使比较目标明确而集中;第二,按比较主题统一比较标准。比较标准既有可比性又有稳定性。这是比较的依据和基础。
②广泛搜集、整理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调查、实验等多种方法,尽可能客观地搜集所要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有关资料。
③对材料的比较分析。这是比较研究的重要环节,从初步分析到深入分析,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和评价。分析时要注意事物间的因果性和全面性。
④作出比较结论。
最后要通过理论与实践论证所得的结论。
5. 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方法论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案】(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如卢梭、福禄倍尔,强调个性研究,强调教育的内在因素;而赫尔巴特则强调社会的研究。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不断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杰出的教育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