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在不断地拉大,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的逐步拉大呢?从已有研究来看,人力资本一直被视为解释国家或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人力资本积累差异可能是造成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探讨了推动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地区差异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点:
(1)分别以国内最发达省市(上海)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G7国的技术水平作为技术边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和东部人力资本的技术模仿作用得到支持,东部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也得到支持,而各地区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作用都没有得到支持,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也都没有得到支持。
(2)运用DEA-Tobit两步法和SFA一步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及其结构对区域R&D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和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中及以上层次人力资本对R&D效率具有显著作用,而中西部人力资本存量及各层次人力资本对R&D效率都不具有显著作用。
(3)在利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生产率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规范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R&D产出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R&D产出都未能对生产率产生积极作用,这与学术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有直接关系,这些也是解释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作用没有得到支持的重要原因,也应是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的重要原因。
(4)运用DEA-Tobit两步法和SFA一步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人力资本存量及其结构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三大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结构中也主要是初中层次的人力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积极作用,而高中及以上层次的人力资本都未能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5)分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技术引进三种渠道,运用SFA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及其结构对国际R&D溢出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整体、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初中及以上层次的人力资本对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全国整体大专及以上层次的人力资本、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及高中以上(包括高中)层次的人力资本还对外商直接投资渠道的R&D溢出有积极作用,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各层次人力资本对国际R&D溢出都没有积极作用。
文章从人力资本角度对造成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没能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也没能通过吸收和模仿国内外先进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是导致在经济增长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作用没能对生产率增长产生积极作用,不是由于人力资本没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而是由于技术创新未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率增长,人力资本的技术模仿作用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的R&D溢出引起。高学历人才重学术研究而轻成果转化的现象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不愿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