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双密达莫和青蒿素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关键词:化学发光;液滴流动注射;双密达莫;青蒿素;纳米二氧化钛薄膜

  摘要


本研究论文主要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并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介绍了基于化学发光分析开展的一些药物分析研究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将超速分离技术与液滴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测定了双密达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在碱性介质中双密达莫可增敏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且化学发光强度与双密达莫浓度在1.0×10−9~1.0×10-7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双密达莫与牛血清白蛋白以不同比例混合并在37±0.5℃下反应,超速离心后测定游离的双密达莫的浓度,利用Scatchard方程处理数据,得到双密达莫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86×105 L/mol和6.06。
2. 青蒿素是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碱性介质中,氯化血红素对青蒿素与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结合液-液萃取技术,建立了测定青蒿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通过实验, 确定了测定青蒿素的最佳反应条件。青蒿素浓度在1.0×10-6 ~1.0×10-8 mol/L (R = 0.9982)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2×10-9 mol/L, 对2.0×10-7 mol/L的青蒿素进行9次平行测量,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尿样中青蒿素的测定。对青蒿素-鲁米诺-氯化血红素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3. 基于尿酸具有一定选择性地猝灭抗坏血酸-荧光素-表面活性剂-铜离子混合物体系在碱性条件下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测定人尿液中尿酸含量的方法。尿酸在0~10 mg/L的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具有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I = -306.58c + 3557.9 (n = 5, R= 0.990)。对1 mg/L的尿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将该方法用于尿液中尿酸含量的实际测定,并与医院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方法尿液无需特殊处理直接稀释后测定,操作简便,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4. 实验研究了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作溶剂,盐酸作为催化剂和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普通载玻片为基底材料制备纳米二氧化钛透光薄膜,研究了反应物比例、反应温度、镀膜厚度等条件对溶胶-凝胶形成的影响。通过X衍射法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中TiO2主要为锐钛矿晶型。以紫外灯为光源,以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为研究模板,初步考察了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为开展光催化发光分析研究进行了前期探索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