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沈阳建筑大学355建筑学基础之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古罗马的图拉真广场建筑的主要目的是( )。

A. 作为公共集会用

B. 作为商业活动用

C. 作为纪念性之用

D. 作为节日庆典用

【答案】C

【解析】罗马帝国时期,歌颂皇帝权力、炫耀财富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最强有力的皇帝之一的图拉真,在罗马城中心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就是作为歌颂皇帝、崇拜皇帝、纪念其功绩的纪念性广场。

2.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出自于何人之口?( )

A. 达尔文

B. 达•芬奇

C. 马克思

D. 黑格尔

【答案】C

【解析】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

3. 印度最著名的窣堵波式塔是( )。

A. 桑契塔

B. 佛祖塔

C. 荣誉塔

D. 吉拉尔达塔

【答案】A

【解析】窣堵波是印度佛教建筑物,埋藏佛陀或圣徒骨骸之用。它是脱胎于印度北方住宅而呈半球形的建筑物。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公元前3世纪建于桑契塔。总体造型单纯、完整,以半球形象征上天,并具有稳定感和纪念性。

4. 下列建筑分别对应的风格是( )。

Ⅰ. 维琴察圆厅别墅;

Ⅱ. 巴黎歌剧院;

Ⅲ. 罗马特拉维喷泉

A. 文艺复兴风格、折中主义、巴洛克

B. 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

C. 罗马风格、古典主义、罗曼风格

D. 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

【答案】A

【解析】维琴察圆厅别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大师帕拉第奥设计的,方形平面,四个立面对称严格,把集中式应用到居住建筑的尝试;巴黎歌剧院建于19世纪下半叶,是复古思潮中折中主义的代表作,立面是意大利晚期巴洛克风格掺杂了洛可可雕饰;罗马特拉维喷泉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5. 视错觉是人们对形的错误判断,但运用得当会有助于建筑造型。以下哪个实例中成功地运用了视错觉原理?( )

A. 古希腊帕提农神庙

B. 古埃及的金字塔

C. 北京故宫的午门

D.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

【答案】A

【解析】西方古代建筑史研宄者认为,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的设计建造中成功地运用了视错觉原理进行立面造型的透视校正。

6. 雅典卫城的主题建筑物是( )。

A. 帕提农神庙

B. 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C. 卫城山门

D. 胜利神庙

【答案】A

【解析】雅典卫城中建筑物包括胜利神庙、伊瑞克先神庙、帕提农神庙、卫城山门等,其中雅典卫城的主题建筑是祭祀雅典保护神雅典娜的庙宇——帕提农神庙。

7.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它的设计者是( )。

A. 孟莎

B. 列杜

C. 部雷

D. 帕克斯顿

【答案】D

【解析】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时,由于使用要求特殊和建造工期紧迫,选中了帕克斯顿的方案。这座总面积的建筑,由于采用铁架与玻璃为材料和预制装配化的方法,总共不

到九个月就建造成功。不仅建筑形象前所未见,其建造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被命名为“水晶宫”。

8. 起源于古罗马,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比较经常地使用,但只有到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才被当作主要构图手段的是( )。

A. 券柱式

B. 叠柱式

C. 巨柱式

D. 三段式

【答案】C

【解析】古罗马匠师们为了解决柱式同罗马建筑巨大体量之间的矛盾,发展了希腊柱式。如为解决多层建筑物使用柱式,一是用叠柱式,二是用巨柱式。即一个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并因此形成建筑立面的垂直式划分。法圆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建筑物,追求壮丽形象,所以多用巨柱式,它比叠柱式减少了划分和重复,又使构图有变化,并且完整统一。

9. 下列不属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的一项是( )。

A. 使用拱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B. 使用独立的飞券抵住拱四角的侧推力

C. 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D. 采用束柱

【答案】A

【解析】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除了使用独立的飞券抵住拱四角的侧推力、全部使用二圆心的尖券和尖拱、采用束柱外,还有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而非使用拱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10.下列关于古希腊建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柱式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B. 大型庙宇都是围廊式形制

C. 柱式仅运用于庙宇等公共建筑中

D. 叠柱式源于古希腊

【答案】C

【解析】古希腊柱式不仅适用于庙宇、公共建筑,也用于住宅、纪念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