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分析化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时的条件是否一致,为什么?

时,加入过量

生成AgCl

【答案】不一致。因AgCl 的溶解度比AgSCN 大,在测

沉淀后应把AgCl 过滤或加入硝基苯保护AgCl ,使终点时AgCl 不转化为AgSCN 。而AgBr 、Agl 的溶解度比AgSCN 更小,故不必过滤或保护。

2. 摩尔吸收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

【答案】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征常数,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其大小与溶剂和波长有关。可作为定性鉴定的参数,估量定量方法的灵敏度。

3. 萃取溶剂的选择规律是什么?

【答案】物质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亲水性强的物质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较小;疏水性强的物质则与此相反。

4. 为什么用佛尔哈德法测定时,弓丨入误差的概率比测定Br 或r 时大?

【答案】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时,因为AgBr 和Agl 的溶度积

沉淀转化反应。

都小于AgSCN 的溶

度积,不会发生类似的

5. 如何用一种试剂把下列每组物质区分开?

【答案】(1)加(2)加稀(3)加浓(4)加(5)加氨水,(6)加(7)加(8)加稀

: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溶解而

溶解而

不溶。 不溶。 不溶。

第 2 页,共 14 页

溶解而HgS 不溶。 不溶。 不溶。 . 不溶。

不溶。

(9)加稀溶解而不溶。

6. 何谓紫外吸收曲线?何谓紫外分析工作曲线?二者如何绘制?有什么用途?

【答案】吸收曲线是指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以波长坐标得到的曲线。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是指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当溶液符合比尔定律时,此关系曲线为一条直线。

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在吸光物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扫描吸收波长,即可得到吸收曲线。 工作曲线的绘制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配制吸光物标准品浓度梯度,测定不同浓度(C )时的吸光度(A ),以C 为横坐标、A 为纵坐标进行拟合,即可得到直线。

吸收曲线:(1)可进行定性分析;(2)选择定量分析的吸收波长。工作曲线可进行定量分析。

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

二、计算题

7.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氯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 ,最后得到AgCl 沉淀0.2500g , 考虑天平称量标准偏差S=0.10mg, 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虑。设该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为q , AgCl 沉淀的质量为m , 则

根据上述公式和误差传递,有

试样的质量q 由两次称量获得,则式中

另一方面,AgCl 沉淀重量的称量是通过其容器的恒重、沉淀的恒重来进行的,即期间要进行四次称量,故有

代入上面计算公式中,可得

【答案】这类问题需从分析结果的计算式、误差的传递以及所采用的测试手段来进行综合考

为x 。设试样的质量

第 3 页,共 14 页

8. 某溶液含有

的溶液中,加入

0.020006.0时,对应的

至过量的

? 已知HAC 的

EDTA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

问在含有

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能否用

当pH 为3.0、4.0、5.0、

分别为:6.1,11.15,15.0, 17.7,19.4,19.7;

依次为10.60、8.44、6.60、4.65。

Zn 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答案】先计算缓冲溶液的pH ,pH=5.0时,EDTA 的酸效应系数为:

A1的副反应系数为:

A1的条件稳定常数为:

滴定

时,得到:

这样可以,得出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

时,

并不干扰。

9. 测定血清中的磷酸盐含量时,取血清试样5.0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显色剂显色后,稀释至刻度。吸取该试液25.00mL , 测得吸光度为0.582; 另取该试液25.00mL , 加1.00mL0.05(K )mg 磷酸盐,测得吸光度为0.693。计算每毫升血清中含磷酸盐的质量。

【答案】在25.00mL 试液中加1.00mL0.0500mg 磷酸盐,溶液体积为26.00mL , 校正到25.00mL 的吸光度为:

加入1.00mL0.0500mg 磷酸盐所产生的吸光度为:由

25.00mL 磷酸盐质量

每毫升血清中含磷酸盐的质量

10.在一支2m 长的色谱柱,测得环己烷(组分1)和苯(组分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65S 和半峰宽分别为1.2mm 和1.8mm ,记录仪走纸速度为

(1)环己烷和苯的调整保留时间(2)环己烷和苯的容量因子k ; (3)分配系数比

第 4 页,共 14 页

空气的保留时间为45s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