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0岁,农民,因高热伴头痛腰痛3天,无尿2天,于12月入院。查体:体温39.6℃,血压75/45mmHg,神清,颈软,结膜充血,软腭散在针尖样出血点。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对本例诊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头颅CT检查。 肌电图检查。 肥达反应。 血液培养细菌。 检测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
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与下述因素中有关的是() 所带的净电荷。 重量。 颗粒直径。 质/荷比。 形状的不同。
为提高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的选择性和分离度,进行优化的手段有() 选择胶束的种类和浓度。 改变缓冲液的种类。 改变组分、pH。 改变离子强度。 改变电场强度。
影响行为的因素有() 倾向因素。 促进因素。 强化因素。 环境因素。 个人因素。
男,39岁,民工,于11月30日就诊,高热、头痛、腰痛、呕吐、腹泻4天,在当地医院注射安痛定并输液无好转,早晨突然昏倒在厕所,立即测血压为75/40mmHg,急送上级医院。查体:体温40℃,脉搏110次/分,血压90/70mmHg,急性重病容,神志清,颜面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软腭可见数个针尖样出血点,颈软,双肺清,血象:Hb148g/L,WBC36.0×109/L,N0.82,L0.18,尿蛋白+++。诊断为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伤寒。 钩体病。 败血症。 中毒性菌痢。 流行性出血热。
电泳技术根据其功能可分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