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拉枯、纳西等民族都过_____节,但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不相同。
【答案】火把
【解析】西南地区的彝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等都过“火把节”,但他们关于火把节的来历、举行火把节的方式并不相同。这说明,他们对火与光的理解存在着民族差异。彝族认为火可以除害(蝗虫),白族认为火可以除霸(奴隶主和国主),纳西族认为火可以救己,拉枯族则认为火可以驱恶。
2. 汉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相传由黄帝的史官_____创造了汉字。
【答案】仓颉
【解析】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3.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4. 今湖南大学所在地是宋初四大书院之一_____的旧址。
【答案】岳麓书院。
【解析】岳麓书院是毫无争议的宋初四大书院之一,是今湖南大学的校址。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距今己有一千多年,因在长沙岳麓山而得名,朱熹和南宋另一理学家张栻曾在此讲学。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的“_____外交”打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僵局,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答案】乒乓
【解析】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这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
推动大球”。
6.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__》。
【答案】《周礼》
【解析】“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书中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
7. 京剧中,表示奸诈多疑的人物性格的脸谱颜色是_____
【答案】白色
【解析】戏曲的夸张主要在形象,脸谱就是一种极度的夸张:忠义、宽厚的人用红脸,正直、严肃的人用黑脸,稳重、正义的人用紫脸,内有心计的人用黄脸,某傲不驯的人用蓝脸,勇猛、暴躁的人用绿脸,奸诈、多疑的人用白脸,滑稽可笑的人用丑角脸,等等。
8. _____,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夕,制作过程很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
【答案】景泰蓝
【解析】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先要制作铜胎,然后在铜胎上作画,即掐丝; 再在图案上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叫做点蓝。最后经高温烧后而凝结。烧好之后,还要细细打磨,再经镀金,一件景泰蓝制品就完成了。
9. 孙子谈用兵,认为给敌方以大规模毁灭性杀伤和打击乃是最下策,能用外交、政治、心理威慑等手段取得胜利,才是上策,这就是“_____”。
【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
【解析】《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靠打仗取得胜利,并不值得赞扬,能用政治、外交、心理以及各种威慑手段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理想的。
10.相传寒食节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大臣_____而形成的,唐代时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答案】介之推
【解析】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二日)同他母亲被焚死在绵山,太原一带人民为纪念他而禁火一个月(后改为三日),只吃寒食,并纷纷前往绵山介之推墓祭祀,遂形成寒食节。
二、判断题
11.汉语“文化”一词是从日本借来的。
【答案】错误
【解析】“文化”按照文献,最早出现在《周易·贲》里,书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应当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
12.按照中国的传统,黄色为最尊贵的颜色,它源于古人对皇帝的崇拜。
【答案】错误
【解析】黄色所以成为最尊贵的颜色,自占为帝王垄断,成为皇家的专用色。主要是因为占人对地神的崇拜,也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13.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很多佛教词汇也成为了汉语中的常用词,如“大千世界”等。
【答案】正确
【解析】大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个极大范围的世界。佛教沿用古印度传说,以大千世界为释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围,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佛教传入我国后,它成为了汉语中的常用词。
14.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是静谧的夜晚,淡淡的月色,空空荡荡的江面上有一叶小舟,小舟上一人把竿,身体略略前倾,凝神专注水面。
【答案】正确
【解析】《寒江独钓图》中,南宋马远严谨地描画了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一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卜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15.唐装四大要素是对襟、立领、连袖和盘扣,是20世纪形成的服装样式。
【答案】正确
【解析】唐装并不是唐代流行的服饰,而是20世纪形成的服装样式。它是在清代满人的服装(主要是马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融入了一些西方服装的元素。唐装四大要素:一是对襟,女式的多是斜襟; 二是立领; 三是连袖; 四是盘扣。
16.长城在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被列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答案】错误
【解析】截至2011年6月,中国己有4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是1987年最早被列入文化遗产的名胜古迹。
17.华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主体性建筑。
【答案】错误
【解析】华表一般立于宫门口、桥头、墓前。它的产生,现在有多种说法。一说与天文学有关,认为古人常用一根直立的杆子测定冬至和夏至,后来又用于在建筑时测定南北方向,久而久之,以石杆代替木杆,加以装饰,成为一种建筑的附属物,是装饰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