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马克思主义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

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答案】C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的根源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剥削无产阶级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上都没有根本的对立。在职业分工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异也不是很明显。唯一能够将二者区分开的是经济方面的利益。

2.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A. 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B. 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 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D. 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题干中一些哲学家认为因果关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3.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案】A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地实际能力和水平。因此,生产力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4.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 实践本质的分歧

B. 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 意识本质的分歧

D. 世界本质的分歧

【答案】D

【解析】“一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的分歧。

5.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

A. 唯心主义

B. 形而上学

C. 二元论

D. 不可知论

【答案】A

【解析】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同时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如果割裂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就会犯两种错误,即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就是形而上学观点,相反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橘子等的关系是( )。

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橘子等都是水果,反映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7.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答案】C

【解析】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有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坚持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把认识看成是先十物质、先十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观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头脑中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所以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答案】D

【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是具体的、近似的。真理的相对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①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把握,总是对无限世界的一部分或一些片一段的接近或符合; ②对仟何具体事物的正确把握总是近似的,即只是对它的一定方面、在一定程度和水平上符合。因此,由于真理具有相对性,所以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

10.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B

【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