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42岁。久病肌衄,头晕心悸,身疲乏力,低热,体温最高37.9℃,面色无华,甲爪色淡,失眠健忘,食少纳呆,月经量多,舌淡苔少,脉细弱。该患者中医病机为() A.气血亏虚,外受风邪。 B.气不统血,血虚阳浮。 C.气虚血脱。 D.亡血气脱。 E.血瘀致虚,气血亏虚。
患者男,32岁。慢性腹泻3年,近来出现排便频繁,呈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查体:左下腹压痛。行结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充血,散在浅溃疡。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胃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肠病。 阿米巴痢疾。 肠易激惹综合征。
产后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较多,色紫黯如败酱,有臭味,多属() 血瘀产后发热。 感染邪毒产后发热。 血虚产后发热。 外感产后发热。 产后蒸乳发热。
患者女,45岁。慢性节律性上腹痛3年,2天前患者出现腹痛、呕吐,呕吐物为隔夜的宿食,查体可闻及振水音。考虑可能的诊断是() 球后溃疡。 肠梗阻。 难治性溃疡。 溃疡幽门梗阻。 溃疡穿孔。
张某,女,42岁。久病肌衄,头晕心悸,身疲乏力,低热,体温最高37.9℃,面色无华,甲爪色淡,失眠健忘,食少纳呆,月经量多,舌淡苔少,脉细弱。该患者中医治法为() 健脾统血,益气养血。 益气养血,解表退热。 益气固脱。 养血益气,回阳固脱。 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患者,男,43岁。左大腿内侧发现肿物10年,不疼痛,活动正常。检查:局部皮下可及1个15cm×10cm×5cm大小的肿物,质地软,表面光滑,无压痛及缩小,推之可移。应首选的治疗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