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7岁,因“反复胸闷、气短3个月,加重1周”入院,活动时间稍长即有气促。查体: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双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心尖区可闻2/6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门诊胸部X线片检查示:肺淤血,心脏扩大;心脏超声示:全心扩大,左心室游离壁可见多个粗大的肌小梁和血窦,EF32%。病因为() A.特发性。 B.病毒感染。 C.自身免疫异常。 D.先天发育不良。 E.生活方式不当。
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依据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的病因线索。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酸痛及发热4天,伴咳嗽、腹痛,咯血1次50~60ml来诊。体检:体温39.2℃,面色苍白,双眼结膜充血,心率140次/min,有奔马律,两肺有湿啰音,腓肠肌有压痛,拟诊为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检查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主要治疗措施是()。 A.青霉素首剂400000U,以后每日1200000~1600000U。 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 青霉素首剂800000U,以后每日2400000~3200000U。 庆大霉素每日240000U,以后每日160000U。 红霉素每日1.5g,以后每日1.0g。
虚寒久泻等证多用() A.温热性质的药物。 B.性味苦温的药物。 C.药味酸甘的药物。 D.性味苦甘温的药物。 E.性味辛温的药物。
患者女性,21岁。高热周,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T39.5℃,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未见异常。血常规:WBC3.0×109/L,Hb86g/L,Plt5×109/L。骨穿示: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大于40%。该患者的诊断是()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淋巴瘤。 巨幼细胞性贫血。 MDS。 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