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IS--LM 模型

【答案】IS-LM 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如何决定的模型。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意味着商品需求等于商品供给,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在利率r 和国民收入y 组成的二维坐标系中,IS 曲线表示了使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LM 曲线描述了确保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的轨迹。两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由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获得。

2. 适应性预期

【答案】(1)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在t-1时期所做的对; 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

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其中,为预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

(2)“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3)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3. 总投资和净投资

【答案】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由于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余下的部分,则称为净投资。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4. 自然率假说

【答案】自然率假说是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以及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 但是就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根据自然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一个货币主义的结论:在短期,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在长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基本假设。“自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其实际的意义是:一个经济社会在长期中小会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现象。

二、论述题

5. 试运用短期和长期总供求模型分析经济波动。

【答案】(1)总需求曲线表示了经济总需求(Y )与价格指数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在P-Y 空间中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IS-LM 模型中,当经济总需求(Y )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则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则物价指数必然下降。因此. 经济总需求与物价指数负相关。

(2)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各种价格指数和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之间的组合关系。由十各学派的基本假设不同,因此其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家们认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

(3)短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短期波动的情况如图15-8所示。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短期波动

图(a )表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现在,经济需求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于繁荣状态,如图(b )所示。如果经济

需求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到AD ,从而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收入,经济处2

于萧条状态,如图(c )所示。

(4)长期波动分析。以经济需求冲击引起经济波动为例,分析长期波动的情况如图所示。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为垂直横轴于充分就业收入的直线。现在,总需求增加,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AD 1。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依然相交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国民收入不变。但是,价格水平大幅上升。

图 需求冲击引起的长期波动

从以上分析来看,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可以分析由经济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在短期,经济冲击引起经济繁荣、萧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应该使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建议,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运行。

6.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其潜在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约翰逊总统面临一个问题:他想在越南开战,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结果是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是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战争的费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支出,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向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请使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框架对上述情况加以分析,并推测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答案】约翰逊总统实行的这些政策无疑使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最终使物价水平上升过快,产量增加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