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615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我管理团队

【答案】(1)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定义

自我管理型团队又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2)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①目标性; ②技能性; ③依赖性; ④自我管理性; ⑤自我学习性; ⑥自我领导性; ⑦自我负责性:⑧良好的沟通性。

2. 劳动关系

【答案】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有抽象的劳动关系和具体的劳动关系之分。抽象的劳动关系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一般所言的劳动关系主要是指具体的劳动关系。

3.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4. 定量学派

【答案】定量学派又称定理管理学派,是相对定性管理学派而言的学术派别。它的主导思想是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科学方法对经济现象做量化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与定性管理相比,定量管理具有以下优缺点:

(l )优点

①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主观判断成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来寻求决策工作的科学化;

②各种可行方案均以效益高低作为评判依据,有利于实现决策方案的最优化;

③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作为辅助决策的手段,使复杂问题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优化的解决方案。

(2)缺点

①不能脱离定性分析而独立存在;

②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组织中成员的行为;

③有时受到实际情境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5.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1)古典决策理论的概念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日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二、简答题

6.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这句话对组织确定使命陈述有什么启示?

【答案】德鲁克认为,要想了解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这句话指出了组织应当如何确定组织使命,企业的日的是在企业本身之外而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具体内容如下:

(1)企业的目的在企业本身之外又存在于社会之中。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是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顾客,通过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则富、物品转化为商品。企业想生产什么并非十分重要。顾客想买什么,什么是顾客的认知价值才是决定性的。顾客决定着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会兴旺。

(2)企业必须以服务顾客为目的,而顾客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在变化万端的服务经济中,求得生存的唯一之路就是创造和留住顾客。企业的成功、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为顾客服务的方式,即不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向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如果企业的经营策略、制度和服务员

工的焦点不能凝聚于顾客的需要和期望上,企业就将无法存活。

7. 简述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

【答案】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主要体现为:

(1)含义不同

管理决策又称战术决策或策略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业务决策又称日常管理决策,是组织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做的决策。

(2)范围不同

管理决策针对组织的长期目标,属于影响范围较大的战略型决策; 业务决策针对短期目标,大部分属于影响范围较小的常规性、技术性的决策。

(3)目的不同

管理决策直接关系到为实现战略决策所需要的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业务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它往往是和作业控制结合起来进行的。

8. 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洒蒙把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这种区分对管理实践有什么意义?

【答案】(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概念

①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即在问题重复发生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限制或排除行动方案,按照书面的或不成文的政策、程序或规则所进行的决策。这类决策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经常发生的,解决方法是重复的、例行的程序。

②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旨在处理那些不常发生的或例外的非结构化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因其不常发生而没有被包容在政策之中,或因其非常重要、复杂而值得特别注意时,就有必要作为非程序化决策。

(2)这种区分对管理实践的意义

①程序化决策虽然在一定程度卜限制了决策者的自由,使得个人对于“做什么和如何做”有较少的决策权,但却可以为决策者节约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更重要的活动中去。为厂提高程序化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必须对赖以处理问题的政策、程序或规则进行详细的规定,否则,即使是面对程序化的问题或机会,决策者也难以快速地作出决策。

②随着管理者地位的提高,所面临的非程序化决策的数量和重要性都逐步提高,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决策的难度加大,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行决策所需的时间也会相对延长。因此,许多组织都一方面设法提高决策者的非程序化决策能力,另‘方面尽量使非程序化决策向程序化决策方向转化。

③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特定的条件下,一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完全的程序化决策与完全的非程序化决策仅仅代表着事情存在的两个极端状态,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类型的决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