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701生物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ABCsuperfamily

【答案】ABC superfamily的中文名称是ABC 超家族。ABC 超家族是一类A TP 驱动的膜转运ABC 超家族包含有几百蛋白,利用A 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多肽及多种小分子物质进行跨膜转运。种不同的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从细菌到人类的各种生物中,所有ABC 蛋白一般含有4个核心结,具有ATP 构域:两个跨膜结构域(T ), 形成运输分子的跨膜通道;两个胞质侧A TP 结合域(A )酶活性。

2. 双信使系统

【答案】

双信使系统

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的一种信号系统。

3.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4. 前质体/质体

【答案】前质体是质体的前身,仅由内膜和外膜构成,膜内是少量的基质和

少程度,分化成功能各异的质体。

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这类细胞器都是由共同的前体(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来,包括叶绿体、白色体、淀粉质体、有色体、蛋白质体、油质体等。

5. 受体酿氨酸憐酸酯酶

【答案】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6. 巨型线粒体

【答案】体积异常膨大的线粒体,称为巨型线粒体,线粒体一般呈线状,也有粒状或短线状,

其直径一般在

长度变化很大,一般为

第 2 页,共 37 页

是指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胞外信号被膜蛋白

途径,实

受体接受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

【答案】离子通道耦联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一离子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

但是没有

蛋白、叶绿素和电子传递系统。植物中的前质体随着在发育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及接受光的多

是一次性跨膜蛋白受体,受体胞内

的作用,

区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结合配体后,使磷酸化的酪氨酸去磷酸化,可逆转

长的可达乃至

7. 电子传递链

【答案】电子传递链是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所有组成成分都嵌合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膜或其他生物膜中,而且按顺序分段组成分离的复合物,在复合物内各载体成分的物理排列也符合电子流动的方向。其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是伴随着营养物质的氧化放能,又称呼吸链。

8. 细胞周期同步化

【答案】细胞周期同步化是指在自然过程中发生的或经人为处理造成的所有细胞处于同一细胞周期阶段的过程。前者称为天然同步化,后者称为人工同步化。人工同步化包括人工选择同步化和人工诱导同步化(DNA 合成阻断法和分裂中期阻断法)。

二、填空题

9. 分泌性蛋白的水解加工、溶酶体酶上甘露糖磷酸化、多糖的合成分别发生在高尔基体的_____、_____和_____中。

【答案】反面管网结构;中间膜囊;顺面膜囊及管网结构

10.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以及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及结构体系之间的装配。

【答案】自我装配;协助装配;直接装配

11.人们推测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是_____。

【答案】 12.

在胞外极不稳定,被氧化后以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答案】硝酸根或亚硝酸根

13._____是指在病毒基因组中存在的能促使细胞无限增殖进而癌变的

【答案】病毒癌基因 14.

即_____, 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是它的有效正调控因子。 【答案】后期促进因子;调节

期周期蛋白泛素化途径降解;

序列。

蛋白

三、简答题

15.说明细胞核全能性与细胞全能性的异同。

【答案】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细胞核全能性是指将细胞核植入到去核的卵子中,可以发育成形态结构和功能完整的成体特性(两者异同详见表)。

表 细胞全能性与细胞核全能性的比较

第 3 页,共 37 页

16.简述叶绿体的形成,并比较它与其他质体的主要差异。

【答案】(1)叶绿体是前质体在光照条件下诱导发育而来。在光的诱导下,激发了叶绿体蛋白的合成,并跨过前质体的内膜运输到前质体内。同时内膜向内出芽形成膜泡,这些膜泡能够自我成堆排列,通过摄取必要的蛋白质和叶绿素,最后形成成熟的类囊体。其过程为:

①光触发叶绿素、磷脂、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的合成,然后从叶绿体内膜出芽形成小泡;

②前质体变大,某些球形的小泡融合,最后形成连成一体的扁平的类囊体小泡,某些类囊体小泡堆积起来并在光诱导下大量合成

粒时,叶绿体成熟。

(2)叶绿体与其他质体的根本区别是:叶绿体是唯一含有类囊体膜结构的质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7.根据图分析比较线虫与脊椎动物细胞程序化死亡相关的基因及其调节。

蛋白;

③叶绿体进一步变大,当更多的类囊体小泡形成基

【答案】(1)线虫和脊椎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的相似点

在线虫和脊椎动物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调节过程中,都有调节子、接合子、效应子三类分子,且存在一一对应的同源性基因。调节子抑制接合子的活性,使细胞程序性死亡处于关闭状态。当细胞程序性死亡受激活信号打开之后,调节子对接合子的抑制作用解除,接合子激活下游的效应分子,这些效应分子最终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

(2)线虫和脊椎动物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的不同点

脊椎动物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在接合子的激活下效应子. 程序性死亡,而是通过激活下游复杂。

第 4 页,共 37 页

并不直接导致细胞的

接着诱导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整个过程较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