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整形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强化练习题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女性,56岁。左鼻翼部有一1cm×0.5cm黑痣,近期有痒痛感。肿瘤切除后,最佳的修复方式为()。

A . A.直接拉拢缝合
B . 前臂皮瓣游离移植
C . 游离皮肤移植
D . 局部皮瓣转移修复
E . 上臂皮管移植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诊断首先考虑为()。 A.草莓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葡萄酒色斑。 脂肪瘤。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宜首先采用()。 A.激光照射。 手术广泛切除。 血管栓塞。 局部注射硬化剂。 局部注射激素。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 A.颅脑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核素扫描。 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女性,29岁。左肩背部包块20余年,随年龄增长缓慢增大,无疼痛等伴随症状。查体:左肩背部皮下可触及一10cm×8cm包块,质软,边界较清楚,表面不光滑,皮肤温度增高,有搏动感,具张力和弹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毛细血管瘤。 畸胎瘤。 蔓状血管瘤。 黑色素瘤。 皮样囊肿。 女性,29岁。左肩背部包块20余年,随年龄增长缓慢增大,无疼痛等伴随症状。查体:左肩背部皮下可触及一10cm×8cm包块,质软,边界较清楚,表面不光滑,皮肤温度增高,有搏动感,具张力和弹性。如为单支畸形血管供血,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 A.手术切除。 肿物内注射鱼肝油酸钠。 肿物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用导管介入方法堵塞病变的供血血管。 用导管介入方法血管腔内注入无水乙醇。 女性,56岁。左鼻翼部有一1cm×0.5cm黑痣,近期有痒痛感。肿瘤切除后,最佳的修复方式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