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806政治学基础二之国际关系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超越遏制”战略是指1989年乔治。布什入主白宫后,提出的越出遏制阶段进而为90年代制定的新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①要求苏联调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朝着开放的社会演进,回到世界秩序中来; ②要求苏联保证支持东欧和中欧各国自决,拆除铁幕和推倒柏林墙,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③要继续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基本方针,坚持威慑战略和联盟战略,以保持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强大,以此作为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基础。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二者的最终目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超越遏制的日标要比简单地遏制共产主义大得多,它不仅要在“铁幕”外面遏制苏联,而且要把斗争推进到“铁幕”里面去。“超越遏制”并不是要放弃遏制,而是要在继续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对苏联发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攻势。

2. 东业封贡体系

【答案】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 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在东亚封贡体系中,通商与朝贡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中国封建王朝所关心的道义上的价值,另一面是藩属国和朝贡国所关心的商业价值。随着西方殖民国家向东方的扩张和殖民,东亚封贡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最后随着中国的衰落,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疏远和中断,东亚封贡体系也随之崩溃。

3. 勃兰特

【答案】维利·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1969~1974年任西德总理。16岁加入社会民主党。1931年加入社会主义工人党,并出任该党吕贝克党组织主席。1937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马德里保卫战中采访报道。1940年德国入侵挪威,勃兰特又辗转逃亡到瑞典并入了瑞典籍。1957年10月3日,勃兰特恢复德国国籍后被选为西柏林市市长。他以白己杰出的才干和出色的政绩赢得了众多的赞誉。1958年勃兰特当选西柏林社会民主党主席。1966年12月,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外交部长。1969年大选后,勃兰特任总理。1970年3月勃兰特访

问了民主德国,之后签订了两国关系的基础条约。此后他又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先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包括放弃使用武力、承认战后边界和领土现状、促进相互关系正常化等内容的条约,统称“东方条约”。从此,西德和苏联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关系大大改善。1971年,勃兰特获得了当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1974年辞职,辞职后的勃兰特仍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先后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1976年他又被选为社会党国际主席。他上任后对社会党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修改了社会党国际章程,为社会党国际规定了三大新任务:为争取缓和与裁军而斗争,为在南北关系上建立起新的世界经济秩序而斗争,以及为人权而斗争。勃兰特还经常以社会党主席和社会党国际主席的身份访问世界各国,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舆论称他为一位“和平使者”。

4. 穆斯林世界

【答案】穆斯林世界是指在1500年前后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5. 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

【答案】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是指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北约谋求填补苏东地区权力真空而密切同苏东国家的联系而建立的地区性组织。1991年6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外长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发表的一项声明中称要加强同东欧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谋求同东欧国家“建立建设性瞧伙伴关系,以便进一步促进一个自由和统一的欧洲的安全与稳定”。1991年11月78日,北约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会议批准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决定每年同东欧、中欧9国、苏联和波罗的海3国举行一次安全会谈,讨论同欧洲有关的安全问题。首脑会议决定邀请苏、波、匈、捷、保、罗和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参加将于1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次特别外长会议,以确定双方在政治、安全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关系。12月20日,北约和苏东25国外交部或代表在布鲁塞尔举行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关对话、伙伴关系及合作的声明》,标志着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声明确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其中包括防务计划、军控、军转民、科技和环保等。1992年3月10日,原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布鲁塞尔总部正式签字,成为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1992年6月5日在奥斯陆举行了合作委员会年会。会议同意接纳阿尔巴尼亚为第37个成员国。

6. 七十七国集团

【答案】“七十七国集团”是指于1946年3月,在首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由77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联盟。《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谴责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行为,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增进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确定了在每届联合国贸发会议之前召开部长级会议,以协调立场,确定共同的目标和制定联合行动的计划。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不结盟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后,面临发展民族经济的艰巨任务,渴望团结起来打破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七十七国集团与不结盟运动一起,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以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有力地冲击着美苏控制国家事务的两极格局,推动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7. 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是指布什提出和主导实施的新形势下美国对苏的战略。1989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在得克萨斯发表讲话,提出“超越遏制”新战略。超越遏制战略是遏制战略的继续和发展。它强调“谨慎、考验和渐变”,提醒人们注意由战后的“相互遏制逐渐变为同莫斯科合作的可能性”。超越遏制战略强调把苏联引入国际社会,使它在国际合作中发生演变。主要内容包括:把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作为主要战略目标; 采用非军事方式作为主要战略手段。这一战略强调,今后美国和北约组织对苏政策的主要重点将转向更多地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抓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超越遏制”战略是鉴于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而做出的政策调整,其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战略虽然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军事和政治遏制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硬对抗”,但强调适应新形势,采取“更加灵活的现实主义”,突出政治、经济、外交等非军事手段的作用。“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将进行哲学思想的变革”。“超越遏制”引起了国际形势的更大变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推行这种战略的结果。

8. 国际联盟

【答案】国际联盟又称国际联合会,简称国联,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组织。1920年1月10日,随同对德《凡尔赛条约》生效,国联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组织机构主要有个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下有常设秘书处协助其工作。行政院设有英、法、意、日、德、苏六个常任理事国。国联的存在本身就表明在摆脱1914年以前的国际无政府状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其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维持世界和平,保证国际关系体系的正常运转。但后来的历史表明,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利害冲突,国联在审理和解决国际争端方面成效很少。国联无力维持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客观上纵容了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绥靖主义的帮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4月8~18日国联召开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