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5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史15年,近5年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2周前症状加重,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EF)35%,在其治疗中使用ACEI类药物。如该患者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治疗,可以选用(). A.AT-Ⅱ拮抗剂。 β受体阻断剂。 强心苷。 米力农。 钙离子拮抗剂。
女性,28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经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经内科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但有食欲不振、肝区疼痛、水肿。这提示() 二尖瓣狭窄肝动脉栓塞。 二尖瓣狭窄左心功能不全。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合并主动脉瓣病变。 二尖瓣狭窄进入右心受累期。
关于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肺通气量可以反映肺脏有效的通气量。 肺通气量亦称每分通气量,是有效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死腔)×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即每分通气量,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肺通气量即为肺泡通气量。
以下哪些检查可以研究针灸信息在脑内的传递、处理及整体合过程() 头颅X线检查。 头颅磁共振检查。 头颅超声波检查。 头颅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头颅血管造影术。
安德鲁斯实验表明,气体在临界温度以上时,增大压强会发生()。 液化。 出现液气共存现象。 保持气态。 固化。 温度升高。
男孩,7岁,发热7天,体温38.5~39.5℃,伴精神较差,食欲下降,便秘及轻度腹胀,近3天轻咳。体检:体温39℃,精神萎靡,面色欠佳,心脏无异常,两肺呼吸音稍粗,无啰音,肝肋下2.5cm,脾肋下1.5cm。血象:白细胞数4.1×109/L,中性粒细胞0.7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肥达反应:O效价1:40,H效价1:80;胸部X片是双肺纹理增多;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诊断为伤寒。该患儿入院时应是伤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