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906造型基础之艺术概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与视知觉》

【答案】《艺术与视知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思海姆的代表作。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完形心理学”,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知觉场”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的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并且对视觉结构作了大量分析,以此作为分析造型艺术的基础,充分阐释了他的“异质同构”说。

2. 野兽主义艺术

【答案】野兽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个美术流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马蒂斯。野兽主义追求强烈的主观表现,注意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单纯强烈的色和粗犷造型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新样式。野兽主义强调绘画主题的抽象化表现,主张树立新的绘画准则。

3. 表现说

【答案】表现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的学说,它与“模仿说”直接对立。“表现说”形成于20世纪初,创始人为意大利的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在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中,突出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决定性作用,认为艺术作品在本质上是艺术家主体生命意志的表达和外化。同时,表现说认为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而情感的表现就是直觉的表现,是与外在形式无关的心灵活动。克罗齐美学理论的核心论点就是“艺术是直觉”。克罗齐的表现说把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一种最重要的精神活动,着力探寻艺术和审美的独特规律,这对后世美学有着重要启示。

4. 纪实主义摄影

【答案】纪实主义摄影是摄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流派。该流派从照相机能真实还原客观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5. 类型电影

【答案】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6. 听觉艺术

【答案】听觉艺术是以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艺术,与“视觉艺术”相对。听觉艺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情感内容要通过音响、旋律等组合在时间流动中,直接为欣赏者的听觉所感知和把握,如音乐。音乐是听觉艺术,其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

7. 悲剧

【答案】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的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在激烈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

8. 形象性

【答案】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因为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文字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9. 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古典主义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是泛指17、18、19三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其中包括古典时期以前的巴洛克音乐、罗可可音乐和古典时期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也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

10.语言艺术

【答案】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为语言艺术。

二、简答题

11.慢镜头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慢镜头的概念

慢镜头是用高速摄影而成的,1秒钟能达到48或96格,而放映的时候仍然是每秒钟24格,

于是就产生了慢动作。慢运动,摄影上又叫升格。

(2)慢镜头的作用

①慢镜头能够将快速运动捕捉下来,分解后的动作有益于人们对其进行观察。

②慢镜头可以创造意境,表达诗意或哲理。

③慢镜头可以将人物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东西表现出来,加强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12.什么是审美想象? 简述审美想象的特征。

【答案】(1)审美想象的含义

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和情境的过程,它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

(2)审美想象的特征

①审美想象离不开表象记忆。

②审美想象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

③审美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13.简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

【答案】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1)情景交融

意境是情思与景物的统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 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

(2)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虚”与“实”是艺术辩证法中最重要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虚实对比、虚实相生是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常采用的艺术手法。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

(3)意与境谐

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

(4)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

14.怎样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案】(1)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认识和理解包括带有倾向性质的创作主体的情感、意志等主观因素。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的内容中不仅包括五四前后旧中国的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始末,及以此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