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963美学基础之美学原理新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优美
【答案】优美是一种美的类型,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市美主体与审美客休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是和谐。从美感上看,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从市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2. 身体图式
【答案】“身体图式”是法国哲学家梅洛·旁蒂提出的哲学理论。这一理论被视为超越认识论美学局限的理想支点。梅洛一旁蒂在批判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基础上拓展了康德的“图式”、胡塞尔的“身体意向”等理论,论证说明“身体”作为源初意向性所在,决定着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体认。对于美学研究而言,“身体图式”理论小但有助于解决“感性与理性如何统一”等疑难,而且为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可能。
3. 形式美
【答案】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它的特点是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的形式不能脱离美的内容,而形式美对美的具体内容带有相对独立性; 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有着紧密联系。
4. 社会美
【答案】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社会美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5. 技艺
【答案】技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二是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制作一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实践智慧和技艺。其中制作的地位很是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种与理论和实践并列的人类活动,更是一种隐秘的思维图式,即亚里十多德在探讨存在、知识、实践、德性等问题时,总是以技艺作为
比附和参照。这样一种“技艺”之喻,既给古希腊思想家探讨问题带来了方便和进展,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6. 距离说
【答案】“距离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布洛提出的美学理论,又称“心理距离说”。它要求人们自己与外物分离。“距离”这种审美现象完全是超脱人的实用功利日的的,从实际生活中超脱出来,与宇宙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即客体才成为审美的客体,才有对客体的审美的欣赏,在欣赏中才有审美的愉快。因此“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心理距离说”成为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7.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答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操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外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8. 表演艺术
【答案】表演艺术是指通过人的演奏和演唱以及形体动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主要指音乐和舞蹈。美的形式既是意象创造的中介,也是情感对象化的中介,或者说艺术既能创造形象,也能表现情感,但不同的艺术形式可能偏重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或重形象的创造,或重情感的表现。
二、简答题
9. 简述沉郁的审美特征。
【答案】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带有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再一个是往往带有一种人生的悲凉感,一种历史的苍茫感。这种哀怨郁愤的意象和风格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传统。他对于人的有限性和认识去精神家园的孤独有深刻的体验。这说明沉郁的美感需要有一种审美的“穿透力”和“洞察力”。简述飘逸的审美特点。:飘逸即道家的“游”,是精神的自由超脱,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与天和”的美感。表现为:
(1)雄浑阔大、惊心动魄的美,“阔大”是超越时空,无所不包的大;
(2)意气风发的美感,庄子的“游”,不受任何束缚,放达不羁的美感;
(3)清新自然的美感,庄子所说的“物化”境界,天真朴素的美感。
10.简述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
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11.简述美感的基本特征。
【答案】美感的基本特征为以下几方面:
(1)美感具有形象直接性的特征
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把握的方式,和其他认识一样,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人要认识对象的美,必须以形象的直接方式去感知对象。美感总是首先通过一定对象的感性状貌,一定的色彩、形体、线条和音调等直接的感知或表象来进行的,即以形象的直接性的方式来进行。
(2)美感具有精神愉悦性的特征
情感是美感的又一主要特点和最显著的标志,它使整个审美过程都带上愉快的情感色彩,而美感的愉悦性是由审美需要的满足而引起的。
(3)美感具有潜伏功利性的特征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形象的直接性和情感的愉悦性的统一,是有社会功利目的的。美感功利性来源于美的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
(4)美感具有想象创造性的特征
美感认识充满了想象的认识。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欣赏,都带有想象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能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这种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就是想象创造性。
12.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此主要内容?
【答案】(1)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的四种不同意见
①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②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同时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他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不应是美,而是艺术。
④近代心理学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如“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
(2)美学对象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
①美的问题
包括研究美的普遍本质,即决定各种美的事物成为美的原因是什么? 从哲学基础上研究美究竟是主观的? 客观的? 还是主客观的统一等等。美和真善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美有无客观规律可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