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2岁。体重11kg。盛夏就诊,腹泻2天,量多次频,泻下急迫,大便呈黄色蛋花样,有少许黏液,精神稍差,皮肤弹性尚可,哭时有泪,尿黄量少。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大便常规:WBC4~6/HP,RBC1~2/Hp。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轮状病毒性肠炎,轻度脱水。 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度脱水。 大肠杆菌肠炎,轻度脱水。 大肠杆菌肠炎,中度脱水。 急性细菌性痢疾,轻度脱水。
山楂的性味是()。 辛、甘、酸,温。 酸、苦,微温。 酸、甘,微温。 酸、苦,温。 酸、苦、咸,温。
下列方剂中治疗湿热发黄的是() 大黄硝石汤。 茵陈蒿汤。 小柴胡汤。 栀子大黄汤。 茵陈五苓散。
患儿,10个月。腹泻3天,鼻塞流涕,每日大便10余次,呈稀水样,臭味不甚,尿黄。查体:体温38℃,皮肤弹性尚好,前囟平,哭时有泪。听诊心肺正常,肠鸣音亢进,舌苔薄白,指纹红,达于风关。大便镜检无异常。应首先考虑的是() 细菌性肠炎风寒证。 细菌性肠炎湿热证。 病毒性肠炎风寒证。 病毒性肠炎湿热证。 霉菌性肠炎风寒证。
既能消食化积,又能行气散瘀的药物是()。 麦芽。 番泻叶。 谷芽。 枳实。 山楂。
血府逐瘀汤药组中与桔梗成升降相配的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