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984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政策
【答案】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政策体现了主体的意志,它与个人、企业等所做出的决定不同,其有法定的权威性。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小是无意识或偶然性的行为,总是要实现特定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同时,政策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起作用,具有时效性。
(3)公共政策表现为山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动过程,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过程。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政策总有具体的作用对象或客体,它规定对象应做什么和不应做什么:规定哪些行为受鼓励,哪些行为被禁止。政策规定常带有强制性,它必须为政策对象所遵守。
2. 充分性
【答案】充分性山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提出,它是政策评估标准的类型之一。充分性是指特定的效益满足引起问题的需要、价值或机会的程度,它明确了对政策方案和有价值的结果之间关系强度的期望。
3. 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4. 情景描述法
【答案】情景描述法又称脚本写作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政策未来的预测之中。它把研究对象分为主题和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识别影响主题发展的外部因素,模拟外部因素可能发生的各种交叉情景,以预测主题发展的各种可能前景。情景描述表现为着重研究偶发事情及决策要点的一系列假设事件。
情景描述预测的过程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①确定预测主题;
②根据预测主题,寻找资料;
③寻找影响主题的环境因素;
④分析在不同影响领域主题实现的可能性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⑤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主题状态进行预测。
5. 取舍理论
【答案】取舍理论来源于正统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政策或经济目标时,通常把现有资源假定为有限的和固定的,若他们面临多项政策或是多重目标的选择,那就必须要有所取舍,采取某项政策或是目标,就必须要舍弃其他选择。
6. 备选方案
【答案】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
7. 政策主体
【答案】政策主体可以一般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选民)等。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的政策过程存在着差别。因此,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及其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西方政策科学的沦著或教科书往往将政策主体或政策活动者划分为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两类。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8. 政策周期
【答案】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一执行一评估一监控一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情况而对原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
9. 囚徒困境
【答案】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固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卫等方一面,也会频繁显示类似情况。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怀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假如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气力干预个人决策,参
与者会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和利益选择策略。
10.公共政策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是指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其具有下列儿个基本特征:
①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②公共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③公共政策分析涉及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政策过程;
④公共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的,而且也是规范的。
二、简答题
11.简述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在政策过程中,政策执行是介于政策规划和政策评估(结果评估)之间的中间环节,是将政策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必须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态势,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策问题,及时、正确地制定政策方案。而正确的政策方案要变成现实,则必须靠有效的政策执行。如果没有政策执行环节,再好的政策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12.公共决策的规则有哪些?
【答案】公共决策的规则是指用以指导和简化决策过程的准则或标准。决策规则划定一个范围,政治竞争者必须在此范围内制定其战略和策略,并展开政治斗争。不同的决策规则对最终的方案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规则的改变很可能导致决策结果的变化。政策制定主体采用的基本决策规则主要有两种:一是全体一致同意规则; 二是多数决定规则。
(1)全体一致同意规则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它有四个基本特征:
①每个决策者的否决,都将导致决策方一案被否决。
②要通过一项决策方案,该方案必须对所有决策者的利益来说都是最佳方案,都是令人满意或者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决策结果必须充分照顾每一个决策者的利益偏好与要求。
③每个决策者在考虑增进自身利益的时候,由于充分意识到他的行为会影响与一项方案利益相关的其他决策者的行为选择,而其他决策者的行为将直接决定着该方案最后是否能够顺利通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