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企业战略管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企业文化定格设计

【答案】企业文化定格设计是指在分析、总结企业现有文化状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范围、成员素质、主要矛盾、所处地区、人文环境、优良传统以及现有文化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用确切的语言文字将企业的价值观表述出来,成为企业固定的理念。企业文化定格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与积极创新相结合;

(2)创造个性与体现共性相结合:

(3)领导组织与群众参加相结合。

2. 战略选择领域

【答案】战略选择领域是指企业在战略上可以选择的领域。战略选择领域分为三类:

(1)社会领域。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合法性。

(2)经营领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目标,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经营领域,并制定相应的战略,促使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得到发展。

(3)竞争领域。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关心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变革和发展,以及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者,选择适当的竞争领域,制定出各种防御战略、保护战略和攻击战略。企业可以从这三个领域制定战略。

3. 指挥型实施

【答案】指挥型实施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战略中的基本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里,企业管理人员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重点考虑战略制定问题。高层管理人员或者自己制定战略,或者指示战略计划人员去决定企业所要采取的战略行动。企业管理人员一般采用份额增长矩阵和行业与竞争分析作为分析手段。一旦企业制定出满意的战略,高层管理人员便让下层管理人员去执行战略,而自己并不介入战略实施的间题。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稳定的行业里的小型企业会有效地运用这种模式。在原有战略或常规战略变化的条件下,企业实施战略时不需要有较大的变化,实施的结果比较明显。

4. 行为规范

【答案】(企业的)行为规范,是指企业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行为规范是以企业全体人员整体行为的一致性和制度化作为表现形式的。它以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整体的行为,即个体行为的规范化导致整体行为的一致化。行为规范则与行为方式直接相联

系。行为规范可以反映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

5. 战略匹酉己检验

【答案】企业通过战略匹配检验考察各种经营业务价值链中的匹配关系,以及其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潜力。战略匹配检验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

(1)企业内部有多少经营业务与公司多元化进入的其他业务间有着战略匹配关系;

(2)每个经营业务是否与公司的长期战略很好地吻合。企业通过战略匹配检验,可以发现相关多兀化公司的各项业务组是否具有相关的技术、相似的价值链活动、交叉的分销渠道、共同的顾客或者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联系,当相关多元化公司满足以上条件时,可以获得非相关多元化的公司所无法得到的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具有战略匹配关系的业务越多,就越能在实现范围经济、增强特殊经营业务的竞争能力、提高其产品和业务的竞争力等方面获得很好的绩效。如果企业各项业务之间基本不存在战略匹配关系,企业要考虑新的经营模式。

6. 业务战略

【答案】业务战略又称经营单位战略,是指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业务战略是在公司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业务战略主要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各自的经营领域里有效地竞争。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各经营单位要有效地控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同时,业务战略还要协调各职能层的战略,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战略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通常是业务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多数情况下,经营范围与产品和细分市场的选择有关,与产品和市场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与产品和市场的深度与广度的关系甚少。在这个层次上,协同作用则变得更为重要,要把经营单位中不同职能领域的活动加以协调。

7. 行业吸引力

【答案】行业吸引力是判断某个行业是否是较好的经营领域的判断标准。影响行业长期吸引力的因素包括:(1)市场规模和表现出的增长率:(2)竞争强度; (3)显现的机会和威胁; (4)季节和周期性因素; (5)资本需求和其他特殊资源的需求; (6)与公司现在的业务存在战略匹配和资源匹配关系; (7)行业获利能力; (8)社会、政治、法规和环境因素; (9)风险和不确定程度。多元化的公司需要在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行业的吸引力做出比较,将资源配置给那些有着最大长期机遇的行业,剥离掉不盈利的行业。

8. 经济附加值

【答案】经济附加值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新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经济附加值是指公司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即:经济附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X 资本总额

其中:①税后净营业利润。指公司的销售收人减去除利息支出以外的全部经营成本和费用(包

括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

②资本总额。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以及其他应付款等商业信用负债。股本资本不仅包括普通股,还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③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债务资本的单位成本和股本资本的单位成本根据债务和股本在资本结构中各自所占权重,计算的平均资本成本。

二、思考题

9. 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再造?

【答案】企业文化的再造,是指企业审时度势,根据一定的设计原理,设计出符合企业环境与经济形势的基本文化。企业文化再造的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具体如下:(1)内部动因

①资产重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进行资产重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企业在资产重组后进行企业文化的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再造企业文化是企业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②企业改组。

a. 企业制度的改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在的一种自然的、向上的精神力量迫使企业必须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制度文化发生变更时,企业文化也必然要做相应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时,就需要对企业原有的文化进行重新建设,重新设计。

b. 企业人事的改组。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经营模式、新的战略目标的出现。为了使企业能够在新领导之下形成新的机制,表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对企业文化进行再造就显得十分必要。

③股票上市。企业从开始进行内部股份制的改造,到最后上市的过程正是企业脱胎换骨的蜕变,同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再造,既可行,又有必要,可以为企业股票上市、赢得金融市场的更大回报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经营理念。随着企业机制、企业经营体制、企业人事制度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必定会带来企业经营理念的变革,要求企业要调整原有的经营理念,通过企业文化的再造,再创新机。

⑤危机事件。是指企业在自身运作中所发生的具有破坏性影响、造成企业形象受损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再造可以使企业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活动、全新的视觉识别系统树立企业的新形象,振奋精神、重整旗鼓,尽快地扭转不利的局面。

(2)外部动因

①推出新产品。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产品创新与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新产品开发、推出的过程,也是企业调整、重塑文化的契机,可以使企业原有的文化内涵更加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