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甲乙丙丁四国订立多边关税公约,约定相互给予对方的出口到本国某类商品的关税以优惠待遇。该多边公约同时明确,缔约国之间因条约事项产生的争端应提交国际法院管辖。2008年年底,甲乙两国交恶,乙国单方面宣布对甲国出口到乙国的某类商品实施20倍于条约规定的关税。甲乙两国就此问题产生争端。乙国向联合国国际法院提起诉讼,指责甲国的行为违背国际义务,要求其承担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院受理了此争端。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关于国际法院对本案争端的解决,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乙国无权就此争端向国际法院起诉,因为国际法院管辖权的行使应以当事双方的书面同意文件为依据。 若国际法院中有一个具有乙国国籍的法官,对于本案的审理,甲国有权申请该法官回避。 国际法院若就本案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开庭宣读,并自宣布之日。起对各当事国发生拘束力。 国际法院若就本案作出判决,判决书应开庭宣读,若任何一方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安理会上诉。
下列关于所得来源的确定说法中正确的有()。 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B、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C、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其分配的项目有()。 A。 B。 C。 D。
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 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 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 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
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 10%。 20%。 25%。 33%。
某企业持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00万元,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如果计税基础以维持100万元不变,假定企业适用33%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期初余额,已知负债产生1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是递延所得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