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渤海大学文学院622新闻传播理论之新闻理论新编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意见自由市场
【答案】“意见自由市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其要义是指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信息。“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谬误和真理必须得到同等传播。
2. 新闻要素
【答案】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要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W ”。
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三大作用:①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②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③有助于明了新闻体裁的要义。
3. 宣传的三元素
【答案】宣传的三元素包括事、理、情。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中,宣传者总是大量地选用事实。选用的事实应具有真实性、接近性和典型性的特征。理性宣传是指用理论、观点、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伦理等向社会作广泛传播,在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感元素要求宣传者在写作中尽可能地动之以情,使受众的心理产生强烈震动,受到感染,和宣传者产生感情共鸣。
4. 4P 理论
【答案】+4p; 理论由美国行销专家麦卡锡1960年提出,该理论构造了传统市场营销策略的基本框架,包括产品Cprodnot )、价格(prioe}、渠道(place )和促销(promotion )四个要素:产品—注重开发产品功能; 价格—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渠道—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培育经销商和建立销售网络,企业和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分销商进行; 促销—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行为促使消费增长。该理论的基本点就是制造商控制整个流程。
5. 《新青年》
【答案】《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因有重名之嫌而改为本名。16开月刊,每出满6号为一卷,从创刊至1922年7月,共出刊9卷54号。创办人陈独秀。《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编辑部同仁轮流主编阶段和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其卞要宣传内容包括:①提倡自由民卞,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6. 政治性报纸
【答案】政治性报纸是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如中国的《人民日报》、日本的《赤旗报》、意大利的《团结报》等。
7. 手抄新闻
【答案】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是古代社会书信新闻的继续。14-15世纪,威尼斯几乎垄断了和近东的贸易,成为各国注目的中心,促使威尼斯逐步产生出一批以专门代客打听、供应新闻来谋生的人。这批人自己去收集新闻,自己抄写,自己发行。这些新闻大多是手抄的,俗称手抄新闻。它是公开发行的,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8. 传播效果
【答案】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它具有双重含义:①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是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②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二、简答题
9. 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可以划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自有什么特征?
【答案】根据媒介系统的进化过程,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可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的第一个阶段。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口语的局限性在于它仅能用于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转瞬即逝性,不便于保存和记录。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_座里程碑。文字是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信息; ②文字打破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开发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3)印刷传播时代
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变革。
(4)电子传播时代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训一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①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 ②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音声和影像信息系统; ③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10.互联网和新媒体带米了哪些传播理念上的转变?
【答案】互联网和新媒体出现之后,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新型的媒体既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又是可以借力的工具。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传统媒体对于自身的传播理念进行了调整,选择不同的着力点来发挥独特的传播优势。
(1)报业:回归精英
一方面,受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的发行周期、发行成本、发行模式都必须改变; 但另一方面,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媒,报纸数百年来积累起来的传播公信力和专业的采编队伍是互联网和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而且由于互联网传播瞬时性、快餐性的特点,不适合做大型的深度报道和深度解读。而在信息泛滥的汪洋大海中,深度解读的解释性报道、揭示事件真相的调查性报道和深度评论恰恰是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了解的关键。通过透彻的分析和评论,人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重要的政策法规,将国家大事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勾连起来; 同时公众就国L}一民生的重大问题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使报纸成为严肃公正的多元意见交流平台。对于一般公众而言,互联网、手机上的动态新闻只能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对深度报道、评论感兴趣的基本上是社会精英阶层。这样一来,报纸将回归它的初期状态:精英媒体。报纸看似放弃了以动态新闻为主的报道阵地,实则更加强化了公信力和权威性。
(2)电视:主导娱乐
电视在当代还牢牢地占据着传媒业的第一把交椅,但互联网和新媒体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