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5岁,发热4天伴抽搐3次,低~中度发热,有流涕及轻度咳嗽。近1天出现抽搐,每次3~5分钟,抽后神志不清。体检:感染中毒症状轻,昏睡状,咽部充血,呼吸尚平稳,无皮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无异常,颈阻力阴性,克氏征及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WBC4.2×10/L,N0.46,L0.54。最重要的治疗为() A.抗生素。 抗真菌药物。 抗结核药物。 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
女性,18岁。因被他人发现颈前部肿大就诊,无任何自觉症状。查体:脉搏88次/分,甲状腺双侧对称性肿大,质软,随吞咽活动。根据以上临床特点,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甲亢。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 单纯性甲状腺肿。 纤维性甲状腺炎。
患儿,5岁。反复发热抽风4年,抽风每因外感诱发,初为高热惊厥,逐渐发展为低热抽搐,年发病2~3次。为明确诊断,辅助检查应首选() 脑电图。 CT。 MRI。 脑脊液检查。 脑血流图。
肺灌注显像的原理为()。 肺毛细血管暂时嵌顿。 肺泡网状细胞吞噬清除。 自由通过肺泡膜扩散。 通过肺泡壁弥散入血。 沉降在喉头、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以及肺泡壁。
患者,女性,35岁,因发热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出现关节痛、皮疹,尿常规示蛋白(++),白细胞3~7/HP,红细胞5~8/HP,血常规: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4.7×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28,嗜酸性粒细胞0.10,血小板120×109/L,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狼疮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
女,24岁。头晕、乏力半年,近2年每次月经经期持续7~8天,有血块。红细胞计数3.0×10/L,血红蛋白65g/L,血清铁蛋白10μg/L,血清叶酸16ng/ml;维生素B600pg/ml,网织红细胞0.015,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