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学位]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
【答案】牛皮绳
【解析】在甲骨文里,“册”的象形字,就是把许多竹片连接起来。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用牛皮绳连接的就称为“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2. 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它的特点也跟古典诗歌一样,讲究工整、对仗、_____。
【答案】平仄
【解析】对联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其艺术特点也就跟古典诗歌一样:讲求工整、对仗、平仄。它所显示的是一种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和阴阳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还要有意境美,抒怀吟志还要有哲理美。
3. 《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邀的著作。
【答案】千金方
【解析】唐代名医孙思邀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6000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4.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_____来中国游历,揭开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序幕。
【答案】马可·波罗
【解析】东西方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己经开始了。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算是那时有代表性的人物。
5. 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成书的《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答案】颜氏家训
【解析】到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出了一位教育家颜之推,他搜集历代家教典故,结合自己的家教实践,写成《颜氏家训》二十篇,其中有“教子”、“勉学”、“兄弟”、“治家”、“风操”、“慕贤”、“涉务”、“杂艺”等篇目,涉及封建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其精华部分在塑造人们的民族文化心理、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6. 工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慈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7. 孙子谈用兵,认为给敌方以大规模毁灭性杀伤和打击乃是最下策,能用外交、政治、心理威慑等手段取得胜利,才是上策,这就是“_____”。
【答案】不战而屈人之兵
【解析】《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靠打仗取得胜利,并不值得赞扬,能用政治、外交、心理以及各种威慑手段取得胜利,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理想的。
8. 我国字典的雏形始自《_____》。
【答案】《尔雅》
[解析】《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其作者己无考,一般认为是汉代的著作,是一种训话性质的辞书。“训话”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尔雅》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训话学专著,而且是后世字典的雏形,《尔雅》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类似的辞书。
9. 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0.“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____》。
【答案】《周礼》
【解析】“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但书中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
11.长江流域的发源地是_____。
【答案】青海省唐古拉山
【解析】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山西南侧,全长6300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百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
二、选择题
12.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_____)。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 印刷术传到外国
【答案】C
【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13.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植物、花木,并以此寄托情感,比喻某种品格,中国也有“岁寒三友”之说,“岁寒三友”是指( )。
A. 松、柏、梅
B. 松、蓬、梅
C 松、竹、梅
D. 松、柳、梅
【答案】C
【解析】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梅、竹”为“岁寒三友”
14.与梅兰芳同属于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
A. 周信芳
B. 盖叫天
C. 马连良
D. 荀慧生
【答案】D
【解析】京剧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表演艺术最成熟的一个剧种,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在表演风格上分成京、海两大流派,其中著名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于1927年北平《顺天时报》评选中被誉为“四大名旦”,是各具风格特色的旦角表演艺术家。其中荀慧生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15.我国古人所说的“弱冠之年”一般指的是( )。
A. 十八岁
B. 二十岁
C 二十一岁
D. 十六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