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二)13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三)27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四)39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五)52
一、名词解释
1. 形成性评价
【答案】形成性评价指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亦称“过程评价”或“学习中评定”。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评价时应努力搜集各种有用的证据,寻求减弱伴随评价产生的消极情感的各种方法。形成性评价一般可分为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单元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和以学期、学年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可分段进行,指出每一部分或每一步有必要改进的地方,以避免在实施中再出现类似问题,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2. 研究性学习
【答案】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获得参与探索的经验; 提高发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和道德; 培养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培养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德育原则
【答案】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以个体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概括了德育实践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
4. 教学机智
【答案】教学机智是指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此种机智源于教师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和果断的意志力等心理品质,还源于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技巧的丰富与积累,对学生了解的深度和诚恳、爱护的态度等。教学机智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机智具有实践性、创新性、审美性和直觉性等特点。
5. 义务教育
【答案】义务教育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这种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和家庭予以保证,对儿童既是应享受的权利,又是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特点包括:①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是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共同点; ②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是指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指接受义务教育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分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等。
6. 审美观点
【答案】审美观点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庸俗,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判断。
7. 教学过程
【答案】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其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同时,它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能够强有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充分发展。
8. 德育
【答案】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在西方,德育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是历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具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有密切的联系,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具导向和促进作用。
9. 课程
【答案】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它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如中学课程、小学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等。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而演变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课程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课程的编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教育行政人员、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专家,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
二、简答题
10.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含义和结构。
【答案】(1)校长负责制的含义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学校组织制度。它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决策制度。
(2)校长负责制的结构
①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对学校的重大问题具有决策指挥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行政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统一指挥学校工作。在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校长有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决策,按照教育规律办出学校特色,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育合格人才负责,对上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
②党组织保证监督。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随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学校党组织将主要起保证监督作用。党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党组织要尊重和支持校长依法正确行使职权,维护行政的统一指挥,同时积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 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党政分工,不是削弱党的领导,而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组织要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作用。
③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同时,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制度,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和实行民主监督的组织形式,调动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校长要尊重教职下的民主权利,发挥教代会的咨询、审议、监督和决定作用:要鼓励教职下关心学校的大事,支持教职工对学校干部的监督。教育教职工以主人翁的态度. 努力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实行校长负责制,规定行政机构、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各自的职责范围,理顺三者的关系,做到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1.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答案】(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