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答案】C

【解析】与认知结构概念相同的有四个,图式、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按照皮亚杰的理解,个体是在先天遗传所获得的最初的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统觉团是赫尔巴特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吸收新观念的统觉过程。托尔曼的认知地图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说的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在布鲁纳看来,是指一个学科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而形成的整体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编码系统则是通过复述、强化等编码方式,将各种信息组织、编码和存储起来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统觉团、认知地图和编码系统都是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方面的概念,而学科基本结构不属于这一范畴。

2. 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A. 配置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鉴定性评价

【答案】B

【解析】布卢姆依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旨在了解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 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的持续评价。它是伴随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并通过改进学习过程来改善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通常在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和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是一种使评价对象不易产生焦虑情绪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其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以作为某种

资格认定或升、留级的根据。题日中的班主任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方法。

3. 在下列四个阶层中,称之为“四民之首”的是( )。

A. 农

B. 工

C. 商

D. 士

【答案】D

4. 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中等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文献是( )

A. 《斯宾斯报告》

B. 《哈多报告》

C. 《雷沃休姆报告》

D. 《诺伍德报告》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英国的教育法案的掌握程度。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

,这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就是《哈多报告》

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1938年,以斯宾斯为首的英国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了以改革

,该报告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中等教育为中心的报告,即《斯宾斯报告》

战之前,英国基本上形成了文法学校,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种类型的学校,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教育发展成为了三轨,使得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至此“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

1943年,1981-1983已经为公众所接受。英国又提出了论证不同儿童进入不同学校的《诺伍德报告》。

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的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

,主要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

5.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决定》。

A.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 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 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答案】C

,在《关【解析】中共中央在1985年5月27日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部分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

市三级办学的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办的高等学校,要优先满足主办部门和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

同时要发挥潜力,接受委托,为其他部门和单位培养学生,积极倡导部门、地方之间的联合办学。”

6. 蔡元培所主张的五育并举原则上不包括( )

A. 军国民教育

B. 实利主义教育

C. 公民道德教育

D. 民族主义教育

【答案】D

7.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8.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 )提出来的。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D. 冯桂芬

【答案】A

9. 美国利用庚款兴学在中国兴建了什么学校? ( )

A. 京师学堂

B. 清华学堂

C. 天津学堂

D. 福州学堂

【答案】B

10.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

A. 林则徐

B. 阮元

C. 龚自珍

D. 魏源

【答案】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