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片上不显示蜂窝状影的是() 硬皮病。 肺结节病。 血行转移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X。 弥漫性肺纤维化。
以下哪种情况不可能设计单端固定桥()。 上颌侧切牙缺失。 上颌尖牙缺失。 第二、三磨牙缺失。 第一、二磨牙缺失。 间隔缺失。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患者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 A.右支气管残端。 右肺门。 纵隔。 右肺门+纵隔。 右支气管残端+纵隔。 右支气管残端+右肺门+纵隔。
链霉素中毒的眩晕特点为()。 不伴耳鸣和听力减退。 常先有口周及四肢发麻。 多在发热后突然出现眩晕。 都伴有眼球震颤。 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两周。
患者,男性,胸部外伤半小时后收入病房,呼吸困难,轻度紫绀,右胸部皮下气肿明显加重,X线胸片示右肺完全萎陷,纵隔向左侧偏移,右侧平膈肌水平可见液平面。正规处理是() A.立即输血。 准备行手术探查。 伤口清创并行胸腔闭式引流。 用注射器穿刺排气。 继续观察。
下列哪种癌组织易形成空洞()